想去这种地方的人,一般都是驴友。所谓驴友,是指那些喜欢自助旅行和登山探险的人,这种人多少显得有点“另类”,也有几分神秘。26岁的格桑就是其中一位,最近他就打算到墨脱去。但不是为了探险旅行,而是另有其因。

格桑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最近一段时间,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怪事,几乎每天晚上他都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四处寻找一个名叫黑山的小孩子。而现实生活中,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么一个人。

为此,他特意从北京来到拉萨,回到曾经生活过5年的孤儿院,想从这里了解自己的身世。可孤儿院已经物是人非,接待他的是一位新来的女院长。她告诉格桑:“很抱歉,我们也不知道你的身世。不过,有几样东西,老院长让我交给你。”说着拿出一个旧背篓和一件藏式氆氇长袍,还有一封信,一并交给格桑。

格桑迫不急待地把信打开,读着读着,泪水就溢满了眼眶……他终于知道,自己是西藏墨脱人。虽然从信中他知道父母已经死了,但他还是决定回去看一看。

就在格桑准备出发的前两天,他在驴友网上看到一条新贴,题目是:“谁来救救我母亲?”

帖子写道:“我叫果达,25岁,门巴族人。从15岁起,我就在进出墨脱的路上当背夫,一心想挣够了钱,从山外请个医生来给母亲治病。我的母亲叫拉姆,20多年前就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医治,而她的身体状况又不允许她走出大山。最近,她的病情越来越重,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如果驴友中有谁是心脏病医生,我在这里跪求您,快来墨脱救救我母亲!”

帖子后面附有他母亲的照片:瘦骨伶仃的拉姆坐在木屋前,双手捂着胸口,痛苦地眺望着远方……

和所有见到这个帖子的网友一样,格桑的心被揪紧了,尤其是图片中拉姆那双凹陷的充满期待的眼睛,深深地打动了他。

令人欣慰的是,在无数的跟帖中,一个名叫“梦回墨脱”的驴友写道:“我是成都的一位心脏病医生,愿意赶赴墨脱为拉姆治病。”格桑为之一震,随即跟帖表示:自己正要去墨脱,愿与“梦回墨脱”一路同行,去看望这位母亲。

第三天,在林芝地区八一镇的一家旅馆门前,两位网上相约的驴友见面了。格桑一见对方,不由一愣,站在面前的竟是一位时尚女子,年龄与自己相仿,很漂亮,白白净净,手指纤细,一身休闲装,手拉一个旅行箱,与身材魁梧,脸膛黝黑,一身驴友装束的自己相比,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格桑疑惑地问:“你就是‘梦回墨脱’?”对方点点头,主动伸出手,“是的,我叫李梦遥,叫我遥遥好了。”格桑说:“你根本不是驴友。”遥遥俏皮地笑道:“但我很快就是了。”格桑没有笑,担忧地说:“你要去给拉姆治病,这种义举让人钦佩,但墨脱之路非同寻常,劝你还是三思而行。”遥遥回答道:“不管怎样,我一定要去!”

格桑看她这么坚决,突然问道:“从你的网名看,好像与墨脱有什么渊源?”

遥遥神情黯然地说:“自我记事起,我就没有见过我爸。我妈是个医生,每当我问起爸爸时,她总是说我爸在很远很远的墨脱,要等好多好多年才能回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愿望,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到墨脱去,找到我爸爸。”

格桑不解:“你爸一直没有回去过?”“没有,就连他的照片我也从没见过。爸一直是我心中的谜。”

吃过饭,格桑带遥遥购买了一套简单的驴友装备,返回旅馆时,格桑说:“你的行李够沉了,你体力不行,我得帮你找个背夫。”

墨脱住八一镇办事处门前聚着不少揽活的背夫。两人刚到那里,一大群背夫就围上来问:“要背夫吗?”格桑与他们谈了谈,都不甚满意。正要离开时,一位站在远处的门巴族小伙子迎了上来,“就请我吧,我是墨脱人。”说完咧嘴笑了,笑得很灿烂,但无法掩饰眉宇间的一缕忧郁。格桑和遥遥感觉这小伙不错,汉语也说得流利,就答应了。格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果达。”

格桑和遥遥一听这名字,都很意外,仔细一打听,果真是网上发贴救母的那个果达。

果达知道两位要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尤其是知道遥遥是位心脏病医生后,高兴得不得了,流着眼泪说:“太好了,我妈终于有救了!”

翌日三人出发了,一同上路的有十多个背着各种货物的背夫。中午到达客栈,安顿下来后,遥遥不解地问:“还早啊,怎么不走了呢?”果达告诉她,下一程要翻越多雄拉雪山,但必须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通过垭口,因为午后天气变幻莫测,常常会浓雾弥漫,风雪交加,极易发生危险,曾有两架“黑鹰”直升机就在雪山上空突遇风暴而坠毁。所以今天不能走,只有等明天清早了。

 2/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