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理学家之外,历代名人热衷谈命的还有不少。苏东坡有《东坡志林》,文天祥有《跋彭叔英谈命录》,明朝时刘伯温为《滴天髓》作注,宋濂作《禄命辨》。中国人对命运的兴趣,由此可见一斑。我们翻阅曾国藩家书,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曾国藩一生,每于人生道理有所体悟,必汲汲与兄弟们分享。天命说不久也成了他用来安慰疏导曾国荃心理疾病的良药。
随着阅历加深和年龄增长,曾国藩谈论天命的语气越来越肯定,或者说,他对天命越来越‘迷信’。他开始相信人不能胜天。同治五年他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弟谓命运作主,余所深信。谓自强者,每胜一筹,则余不甚深信。”如果说,直到三七开时为止,曾国藩对命运的总结都不无正面意义。然而,晚年曾国藩对命运的迷信却超越了合理界限,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曾国藩、李鸿章这些封疆大吏,要人有人要枪有枪,为什么不造反?
你们也太高估这些封疆大吏了!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他们在地方上有权有势不假,但是他们的权力还是有限的!也许他们可以控制一两个省,甚至两三个省,但是和中央比呢?中央控制的可是十几20个省!况且他们领导之下的这两三个省,他们也未必能够完全控制得了!如果说要造反反对朝廷,下面这些人有多少人会听他们的?他们有权,是不假,但是他们的权利是谁给的?是朝廷,是皇上!如果朝廷想要剥夺他们的权利,还不是一纸诏书的事!我们可以以恭亲王的事情为例,来说明!当年恭亲王奕䜣,协助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收拾了载垣,端华等辅政八大臣,成为权倾朝野的赞襄政务王大臣,辅助慈禧太后处理政务,当时慈禧太后在宫内垂帘听政,在皇宫外,恭亲王奕欣可谓是说一不二,一言九鼎。
可是后来触怒了慈禧太后,慈禧要收拾他的时候,还不是一纸诏书发布出去,堂堂的赞襄政务王,就什么都不是了!朝廷内外,自己培植了那么多势力,能起什么作用?面对皇上的权威,没有一点还手之力!要知道,在清朝末年,可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顶峰!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经过将近2000年的交锋,相权完全败于皇权!甚至到最后,在朝廷里面,连丞相这个职位都没有了!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到了皇帝的手里,那些大臣只不过是皇上的奴才!皇上授权给你,你就有权力,皇上要剥夺你的权力,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象一下,曾国藩敢造反吗?李鸿章敢造反吗?他们不怕满门抄斩家灭九族吗?他们不怕身败名裂尸骨无存吗?。
文章TAG:曾国藩 年少 曾国藩 什么命 年少不懂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