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完全听不懂什么是小婆子,也不明白鲍超为什么自称奴才。她把召见鲍超的情形当故事讲给慈禧听,慈禧一听就明白了,鲍超这是想当总督。当时云贵总督王文韶丁母忧,开缺回籍守制,朝廷正在物色继任者,鲍超觉得自己有机会了。与鲍超一起起家的湘军将领的确有很多当了督抚,可人家都是两榜进士出身,最不济也得像左宗棠一样是个举人。

他鲍超一个大字不识,凭什么幻想出将入相。鲍超当时的参照系是八旗宿将都兴阿。都兴阿与鲍超一样,一个大字不识,却当上了西安将军、陕甘总督,是大清国270年里区区可数的几个文盲总督之一。但鲍超忽略了一件事,都兴阿是旗人,又是僧格林沁的人。大清那时的八旗将帅,能上战场的也就是都兴阿、多隆多,还有完颜崇实等,实在无人可用。

退一步说,都兴阿粗中有细,虽不识字,但胸中有丘壑,智商绝对碾压鲍超。更何况汉大臣则人才济济,曾左的部下,堪当大将之才的,光是两榜进士就不下几十个,哪里就能显得出他鲍超。再加上他不会说话,朝堂上一句小婆子,简直是揭了慈禧的逆鳞。慈禧是嫔妾出身,而慈安是正牌皇后出身,所以慈禧最忌讳别人在慈安面前说起小老婆的话头。

就这样,慈禧还没见鲍超就烦他了。鲍超的督抚梦断,朝廷还是让他继续当提督。不久中法言和,鲍超的报国之路也终结了。公平地说,朝廷对鲍超还算够意思,他晚年不得重用怪他自己。伊隆河之役,他如果气量大一些,不去跟刘铭传计较,即便曾国藩不替他说话,李鸿章也不好意思老着脸不弥补他。可他任劳不任怨,这就怪不得别人了。

自古做大事,吃亏受委屈是福不是祸,粗人鲍超还不懂这些。鲍超军纪不好,曾左那些读书人看不起他,但朝廷心中有数,没有看不起他。他出生入死,立功无数,晚年就一个建衙开府的心愿,但这个心愿朝廷满足不了。如果他是旗人,倒是可以让他出任将军,但可惜他是汉人。清廷惯例,十四个驻防将军,都由旗人武将担任。他没读过书,是一大遗憾。

章寿麟救过曾国藩的命,按说应该前途无量,为何他却当了一辈子的知县?

曾国藩一生有三次自杀,章寿麟是第一次曾国藩跳水自杀的救命人。关于章寿麟没有因此得曾的提拔任用,在当时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在跳水事件的23年后,章寿麟的《铜官感旧图》又一次把这件事推向了高潮。1854年初,曾国藩准备攻打靖港,并有与太平军决一死战的想法,临行前,跟幕僚李元度和陈士杰口述遗书两千字,他一旦战死,就这么汇报给皇帝。

见此情形,李元度和陈士杰担心曾国藩的安危,就请求同行。曾国藩拒绝了,因为他们俩不能上阵杀敌,还要再派士兵保护。李元度就瞒着曾国藩,私下派幕僚章寿麟躲在曾国藩的船舱里,一旦发生意外,及时出手。靖港一战,湘军兵败如山倒,曾国藩悲愤交加,跳了湘江。护卫纷纷跳下去救人,曾国藩大骂,一心求死。章寿麟一猛子扎下去,抓住曾国藩就往岸上拖。

 10/11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曾国藩  年少  曾国藩  什么命  年少不懂曾国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