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真迹去哪了?
《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声誉之显赫,几乎没有能与之媲美的作品。而唐朝以前,人们多看重王羲之的楷书和草书,《兰亭序》倒不太被人知晓。后来因为唐太宗的喜好,《兰亭序》才开始被重视。(图:《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兰亭序》是王羲之与同道、好友及爱子,一行42人,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兰亭举行“修禊”之礼时,所写的一篇抒情散文。
关于《兰亭序》的流传,唐朝的《隋唐嘉话》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兰亭序》自完成后,一直是作为家传法书一代代传承下去,到了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的时候,他特意在永欣寺修造了临书阁来珍藏《兰亭序》。智永去世后,将《兰亭序》传给了弟子辩才,辩才专门在寝房的横梁上凿洞,存放《兰亭序》。(图:《兰亭序》虞世南临本)到了唐太宗时期,得知《兰亭序》在辩才那里,便派监察御史萧翊,设计引辩才放松警惕,趁其不设防之际,将《兰亭序》带走,交于唐太宗。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便下令拓书人冯承素等人临摹拓印数本,赐给皇子贵臣。唐太宗临终时,交代将《兰亭序》真迹随之殉葬。至此,再无《兰亭序》真迹的消息。(图:《兰亭序》褚遂良临本)《兰亭序》是王羲之“今体”形成的著名代表作,剔除了隶书笔意,笔姿变化多端。现存世的唐人摹本主要是虞世南、褚遂良临本,以及冯承素摹本。
张飞多次挑衅吕布却安然无事,吕布到底害怕张飞什么?
吕布到底害怕张飞什么?张飞多次挑衅吕布却安然无事,吕布到底害怕张飞什么?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毫无疑问是武功第一,但是面对张飞,却总是感觉有点心有余悸,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一,张飞武功好,又不怕死。常言说:穷的怕富的,富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人一旦不要命了,谁都怕。当初,十八路诸侯聚集虎牢关,吕布追杀公孙瓒。
大家都知道吕布胯下赤兔马,手中方天画戟,天下无敌,没人敢出头救公孙瓒,但张飞敢。这叫“先声夺人”。由此,会让吕布心里留下阴影。知道这世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吕布既然有那么好的功夫,他在武功意识上,自然也不是没有心得。尽管大家都认为他武功第一,他自己不一定在心里这么认为。张飞敢主动挑战他,他自然会有所忌惮。
二,张飞嘴上功夫和他的武功一样好。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飞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而且一出口,就是“经典骂”。对于吕布,他骂的是“三姓家奴”,这无疑一下子就捅到了吕布的痛处。吕布原先是丁原义子,被李肃用赤兔马收买,杀了丁原,认董卓为义父。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不忠、不义、不孝”的典范。吕布尽管行为乖张,但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道理。
文章TAG:皇命 择偶 标准 皇命难为讲的什么 择偶的标准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