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杨五郎出家五台山后,还有没有出山为社稷效力?

杨家将,一个光辉的名字。在中国,杨家将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尽管杨家将的故事跟真实历史差别很大,但杨家将满门忠烈,赤胆报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杨家将中最著名的人物是金刀杨令公杨业,他也是初代杨家将创始人。杨业有七个儿子,个个都是英雄好汉,忠君报国,是为二代杨家将,但由于受到奸臣排挤和陷害,杨家将的最终遭遇很惨,他们在金沙滩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杨五郎、六郎等人幸存。

【特别提示:以下故事源自杨家将演义等小说,并非正史】七子去六子回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再度亲征辽国,意欲一雪上次亲征高粱河惨败之耻,杨家将作为宋朝军队的三大王牌主力之一,义不容辞随军出征,并担任前部先锋。出发前,杨业曾率七个儿子拜访五台山智聪禅师,智聪禅师乃得道高僧,早已预见杨家将的命运,委婉奉劝杨业解甲归田,但杨业却表示以天下为己任,边境不宁,百姓不安,眼下还不是退休赋闲之时,只要宋辽双方和平,天下安定,他绝不留恋权位。

智聪禅师见杨业决心既定,也感动于他的爱国热忱,便没有忍心道破天机,还送给了杨业一句“十二字箴言”——“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回”。杨业听了,以为禅师是说自己的七个儿子出征会有六个儿子回来,有一个儿子牺牲,便追问禅师会是哪个儿子牺牲,禅师摇头不语,不再解释。杨业心想天机不可泄露,便没再追问,既然是保家卫国,战场搏杀,就难免牺牲,我杨家将绝非贪生怕死之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血战金沙滩战事爆发后,宋军占据优势,辽军陷入不利,狡猾的萧太后假意与宋军讲和,邀请宋太宗赵光义前往金沙滩谈判,实则设下埋伏,准备将之一网打尽。

杨业认为萧太后此举有诈,力劝宋太宗不要前往,并让大郎杨延平化装成皇帝的样子前往金沙滩。到了金沙滩,杨大郎的假皇帝身份被识破,杨家将陷入辽军包围,被优势敌军冲散,杨业只得派七郎杨延嗣突围,去向宋军主帅潘仁美求援,自己和其余六子继续拼杀。尽管杨家将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但无奈敌众我寡,血战之中,杨业眼见援军迟迟不到,不愿投降,头撞李陵碑而死,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宗、三郎杨延辉、四郎杨延朗尽皆战死,七郎杨延嗣找到潘仁美搬救兵,反被潘仁美诬陷,绑在树上射死。

经此一战,杨家将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五郎杨延德和六郎杨延昭幸存,杨延昭突出重围后返回宋朝国内,杨延德则一人只身逃出,与其他人失去联络。这时,杨五郎想起五台山智聪禅师曾给过自己一个小盒子,吩咐自己平时不可打开,只有到遇难时再打开,五郎打开盒子后发现里面有剃刀一把,度牒一道,明白禅师早已洞察一切,示意自己皈依佛门,心灰意冷的杨五郎决定剃度为僧,去往五台山。

出家五台山五郎到了五台山后,见到智聪禅师才知道,原来禅师早就知道杨家杀戮太重,必有灭顶之灾,潜心修佛,才能减轻罪孽,福及后人,五郎听了禅师的意见,从此在五台山修行,但他没有浪费一身好武艺,为五台山培养了一批护院武僧。五郎虽然出家为僧,却仍然心系天下,后来的北宋皇帝宋真宗到雁门关外狩猎时,被辽军包围,陷入险境,多亏杨五郎率五台山数百武僧拼死相救,才捡回一条性命,宋真宗为表感激之意,要请五郎重新出山,为国效力,却被五郎婉言谢绝,最后终老五台山。

 9/9   首页 上一页 7 8 9 下一页

文章TAG:皇命  择偶  标准  皇命难为讲的什么  择偶的标准是怎样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