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古琴的十四个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鹤鸣秋月式。其中最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
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
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传说舜定琴为5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曾侯乙墓出土的据说是10弦琴。听说古时还有32弦琴。
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古琴技法甚多,古时有超过一千种,今常用指法仅几十种,例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即“右手八法”)、轮、拨、剌、撮、锁、如一、滚、拂、双弹等,左手的上、下、进复、退复、吟、猱、罨、跪指、掏起、带起、爪起、撞等、牵、全扶、半扶、龊、间勾、转指、索铃等。
学习乐器,最重要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乐器学习者,我觉得,学习乐器最重要的是三大方面:恒心毅力、科学方法、文化积累。第一,学习乐器,贵在坚持,所以恒心毅力,最最重要。可以这么断言:再有天赋、在聪明的人,在学习乐器上如果不能吃苦、不能持之以恒,不愿刻苦训练,那么他(她)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优秀的演奏者,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出,尤其是技术,必须有足够训练量的积累,才可能实现质的飞越。
乐器圈子里有一个公认著名的“1万小时理论”,即: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奏家,个人练琴总时间量必须超过1万个小时。1万小时什么概念?一般按专业演奏员来说,如果每天练琴4小时,一年365天每天不断,要坚持将近7年!这需要多大的恒心和毅力啊。第二,乐器学习,科学的方法十分重要。乐器学习,总体来讲要循序渐进,但每门乐器都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往往其教学体系都是经前人摸索之后,总结出来的,掌握这些科学的方法十分重要。
文章TAG:乐器 乐器是什么 你知道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