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回头看看现代人对“国家”的概念,什么是国家呢?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政府三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地名之中都带有“斯坦”两个字,这两个字源于古波斯语,意思就是“的地方”,说得再直白点,就类似于咱们平时所说的屯、堡、沟之类,当然,斯坦形容的范围都是比较大的,是个地名的后缀。

为什么中国古代国家名字都是一个字的?

为什么中国古代国家名字都是一个字的

在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建国开朝、兴亡更替,出现过很多不同的名称,如夏、商、周等等,这些名称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号。按照惯例,统治者在建立一个国家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确立国号,国号的政治标志意义非同寻常。中国历史悠久绵长,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号也在不断地变换,但变来变去,国号大部分都是一个字,这是为什么呢?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朝换代,统治者对“国家”的概念并不强,他们脑海中最大的观念就是“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他们的心目中,“天子”就代表着国家,国号就是他个人的代称,所谓国家就是由其个人统治并可在其家族传承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家园。如唐朝也叫李氏王朝或大唐天下。由夏带头开创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历史上称为夏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中国古代王朝的国号,并不是随便“定”的,都有其特殊意义,其来源规律也是有案可考的。如隋朝的国名与封号有关,却并非“由封号所定”,尚含有文义因素。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为北周开国元勋,受封随国公。杨坚袭爵,581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国号隋。杨坚将作为封号的“随”字的“辶”去掉,因他害怕新王朝的国运会“走”失(《资治通鉴》卷177)。

其实,在古语中“随”的意思是“安步”,大吉利;“隋”则是“裂肉”,不吉祥,事实上隋朝仅历二帝便告灭亡,这真是历史的讽刺。中国古代以文义定国号的萌芽,可溯源至此。 纯粹以文义定国名,据《甘二史札记》,是从元朝开始。 元朝统治在1368年崩溃后,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刻,曾是乞丐与和尚的朱元璋登基为帝,定天下之号曰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大明的意义出于明教,明教在元末农民起义中,起组织鼓动的作用,它宣称“明王出世”。明王是明教的神,“明王出世”意味着光明到来,黑暗消逝,人类步入极乐世界。受压迫的农民对此自然欢迎。小明王韩林儿及朱元璋都曾是明教“信徒”。以大明为国号,是告诉人民所有明教徒均是一家,大家要安守本分,享受明王统治下和平合理的生活;明王已经在世,只此一家,其它的全是冒牌,不要相信。

 1/7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奋斗  百年  使命  深刻  把握  国家名什么古两个字  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