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史书记载很有限,重名重姓,还都比较厉害,正好都被史书记载的可能性真的比较小,或许当时有个小人物跟曹操刘备重名也不见得,只是没人去记载罢了。许攸,其中一个在官渡之战时,临阵投降,让曹操夜袭乌巢,得以大败袁绍,事迹都很清楚。另一个许攸,是关中的军阀头头,《三国志 杜袭传》中有提及,大概在曹操讨伐马超之前,这个许攸轻慢了曹操,曹操气的要亲手杀了他,被杜袭力劝,最后归降曹操。

如下: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马忠,东吴的蹲坑神将,演义中,不光蹲了关羽、关平,还蹲了黄忠。不过史书上记载的只有关羽这一次。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蜀汉的镇南大将军马忠,也是蜀汉第四任庲降都督,在南中深受爱戴,蜀汉的南方后期主要都是他守护的。现在成都武侯祠中十四武将,马忠排第十一。

外国国家的名字是怎么翻译过来的呢?例如韩国,为什么有些翻译结果为大韩民国?

外国名称的中文翻译,主要来源有2个:1.中国人自己翻译的2.该国自己指定的中文名称大多数外文名称都是中国人自己翻译成中文的,大多数遵从的是谐音原则,且存在一定的历史演进。比如英国,英文写作“Britain”,中文翻译成“不列颠”,又因为“English”(英语)、“England”(英格兰)等发音影响,古代的中国人将之翻译成了“英吉利”。

过去的中国人实在是擅长于“信、达、雅”的文字运用,为了照顾外交,他们将褒义词尽善尽美的用到了船坚炮利的洋人身上。《广雅》有云:“英,美也”,那么“英吉利”自然就是“又美又幸运”的国家。类似的国名有很多,比如“德意志”,它并非来源于惯用的“Germany”,而是来自于“Deutschland”的发音,德国首都“柏林”,也源于“Berlin”。

还有“意大利”源于“Italia”,法国源于“France”(法兰西),爱尔兰源于“Ireland”,荷兰源于“Holland”,俄罗斯源于“Russia”等等很多。还有些更早的翻译称谓,比如明朝时管西班牙、葡萄牙都一概叫做“佛郎机”,著名的“佛郎机大炮”即源于此。“佛郎机”并非直接音译,而是来自于中、西亚地区对“Frank”的称呼,这个音变调后传入南亚,在印地语里转换成了“Farangi”,很快被中国人翻译成了“佛郎机”。

当然,有时候他们还被称为“红夷”,这个就是形容词意译了,红色毛发的蛮夷嘛。俄罗斯早期还被称为“罗刹国”,说起来这个其实也是音译,只是翻译的不那么友好,与红毛夷、“西番人”差不多。(注:法兰克本是日耳曼人族名,但在古代成为伊斯兰世界对欧洲人的称呼,类似中原人被一概称为‘汉人’的道理)这类古称中文名其实相当多,比如今天的“马六甲”源于明朝中文名“满剌加”,新加坡叫还曾经叫“龙牙门”、“单马锡”、“淡马锡”,老挝古称叫“寮国”,反正那年代又没有汉语拼音,中国人的脚步走到哪里,就会给哪里起个中文名,这些名字要么是根据当地音译,要么是拍脑袋想的。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奋斗  百年  使命  深刻  把握  国家名什么古两个字  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