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佛的意思是什么?难道是天上地下,只有“我”才是最尊贵的吗?佛家向来主张打破“自我执念”,这样解释“唯我独尊”,肯定说不通。可见,天道在作用万物时,是无情的,是不仁的,是无恩而大恩生的。什么是不看不睹的时刻呢,比如君子静坐修心之时。
国学中的慎独是什么意思?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一般可以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例子。在人潮拥挤的街头,我们捡到了一部手机,周围人来人往,大部分人会选择寻找失主或者把手机上交警察;可是如果是在一个小胡同呢?中午大家都在午休,周围空无一人,也没有监控,这时候捡到一部手机,一划动发现还没有密码,你是不是还会选择把手机交还失主呢?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寻找失主,那就是做到了“慎独”!在景区,周围都是游客,我们会把垃圾拿在手里,直到找到垃圾桶;可是如果是在乡间度假,来来往往人很少,你是不是会把垃圾随手丢进小池塘或者塞到石缝中呢?如果你依然坚持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那恭喜,你是一个真正慎独的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哪怕周围没有人看见,没有人指责。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好的,甚至是完美的,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可和赞扬,这是人之为人的心理需求。我们会为了别人的认可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拾金不昧,比如保护环境。这时候,社会上的其他人就变成了我们的行为“监督员”,我们的好是在他们的监督之下而来的。可是当我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呢?没有了监督,没有了别人的眼光,我们是不是能用同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呢?还是任由心里的小恶魔横行霸道呢?不为外物所左右,牢牢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这就是“慎独”对于我们的意义。
儒家“慎独”的内涵是什么?
“慎独”是儒家修身觉悟的密钥慎独这个词出自“君子慎其独也”,在儒家早期经典《大学》《中庸》等著作中都有论述。通行的解释是:“品德高尚的人,即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有一些老板或官员,喜欢请书法家写下“慎独”两个大字,装裱起来挂在墙上,以彰显自己品格和修养。慎独,真的是谨慎独处之时的含义吗?这显然是一种望文生义的死板解释。
“望文生义”的思路本身没有问题,但既然是解读古人经典,就应该去深察造字本义,进而究其初旨。先看看慎字的篆体字:慎字左侧的“心”表示态度,右侧的“真”字代表用鼎熬汤。造字本意是:小心地用鼎熬汤,引申为时时审慎的态度。再来看独字的篆体字:独字左侧为犬,右侧为蜀,是个形声字,造字本义是:一种活跃于蜀地的不合群、爱争斗的野兽。
文章TAG:戒慎 不睹 君子 戒慎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