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代表人物为墨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尊天、明鬼十大项,前七项是进步的,后两项是唯心的。非乐则带有一定的片面行性。墨子讲究逻辑学,认识属于唯物主义的经验轮,认为凭耳目闻见之实,作为是非有无的依据,强调感性认识,轻视理性思维。法家,代表人物荀子、韩非子。荀子是由儒到法的唯物主义者。
反对鬼神天命之说,认为天有自身的变化规律,不因人间统治者好坏而变化。主张:治天而用之,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精神依赖于形体,认识必须符合实际: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主张性本恶,善是后天努力的结果,重视教育,提倡礼治与法治结合。韩非子,主张:治国法令要明确,执法贵在严明。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遺匹夫。要重刑而少赏,知人善用。实行中央集权,因事责功,暗中监督。哲学上,继承荀子唯物主义,改造了老子的唯心主义。认为老子的道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发展了墨子的认识论。提出以参验法来检验是非,反对主观臆断,即无缘而妄臆度。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社会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人与人之间都是利害关系,彼此相互算计,非用严刑峻法,不能约束防范。
道家的道与佛家的真心自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佛家解决的是人与内心的关系,心外无物。剥离了人性的贪嗔痴慢疑,本性圆满自在就是佛。道家讲解决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按照大自然运营规律生活的人。才符合天道。其实本质上佛家和道家殊途同归,佛家的剥离贪嗔痴慢疑,拥有大爱慈悲本来就符合道家的“天道”。两个终极,都是指引人们不要沉迷物质,多修行修心。
无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吗?
无为是一切贤圣所俱其,曰,无,所能为,如,意而无思而不妄!名无为入世从新起慧,而知世间烦恼空相,而自度,了知。若色不空,则色盲,而美丑皆不长久而有未知其。若有情,则不知情何其故,而其伤。是以无而能知其然,是以一切贤圣,无极而生天地万物实见明了。答,有情也无情,世间其抱真。有为难无为,无为诸法根。世间偏其有,难得无为其。
寺、庙、观、庵到底有什么区别,“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这种说法准确吗?
寺、庙、观、阉到底有什么区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种说法准确吗?答:寺(院、堂)→佛教→清净之地(男人出家的地方)→部分寺也是藏污纳垢之地;大型寺庙由官方或达官贵人支助而修建,规模小的由民间集资、化缘、做法事收取而修建。佛教卍阿弥陀佛的发源地→印度。佛教宗旨: 告诉众生宇宙的基本真相,众生苦恼的来源和如何摆脱这些苦恼,有无量的法门让众生离苦得乐。
自利利他。让众生都找回真我,彻底觉悟。寺→和尚们住的地方;方丈为头领,下面有四大班首,众多棍生;吃喝拉撒人员分工明确。其建筑形式为坐北朝南;里面围绕大雄宝殿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依次有山门、天王殿、法堂、藏经阁、方丈室。少林寺(河南登封嵩山)→白马寺(河南洛阳)→大明寺(江苏扬州)→栖霞寺(江苏南京)→灵隐寺(浙江杭州)→南普陀寺(福建厦门)→法门寺(陕西宝鸡)→隆兴寺(河北石家庄)→国清寺(陕西长安)→东林寺(江西九江)。
道士住的地方→称为宫、观、庙。都是有权有势有钱的人,用民脂民膏垒起来的。庙在古代是被人们用来“祭祀”的地方;它分为三六九等。尼姑(出家的女人)→住的地方称为庵,俗称尼姑庵。“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即→形容词,和尚背黑锅→比喻他人做了事情害怕别人追究,于是跳跑。其实人们搞错了方向,和尚们不住庙里的,庙里平时都是阴森森,很恐怖的地方。
你能分清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吗?各家的代表人物是谁?思想主张是什么?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孔子,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代表作为《论语》《孟子》,以“仁政”“民贵君轻”为主要思想主张。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道德经》为代表作。佛家创始人为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大藏经》为其经典,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灵魂进入“极乐世界”。
文章TAG:百图 佛家 白旗 道家 风俗 道家佛家白旗代表什么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