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可能又有人问了,舍利子的颜色怎么解释?在给出我的看法之前,先用几句话给大家说下“烟花五彩缤纷的原理”。烟花的原理其实就是“爆炸”,爆炸所释放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了让烟花更好看,人们开始在烟花中加入一些发光剂,归根结底,这些都属于金属离子。在焰色反应中,钠对应黄色,钙对应砖红色,铜对应绿色,铯对应蓝色等等。
咱们将视线再挪回“彩色舍利子”上,要揭开谜底,就不得不提起“得道高僧”这个身份,在佛教中,金、银、琉璃、玛瑙、水晶、砗磲、摩尼珠为“七宝”。很多得道高僧都会挂些佛珠宝石,当高僧圆寂后,这些具备象征性的个人物品,也会随着高僧的遗体一同火化,其中成分有很多是各类金属离子跟二氧化硅。七宝中的二氧化硅会跟骨骼中的钙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增加了生成舍利子的概率。
此外,那些诸多金属离子跟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后,自然就生成了不同颜色的晶体,即有色彩的舍利子。相比于常人,吃素的僧人更容易生成舍利子,这是因为长期的素食主义会让人体积累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很多老百姓在焚化后,少部分群体骨骼上也会附着晶体,因为以前生活条件艰辛,大多老百姓也是以吃素为主。
结语回头再总结一下,我个人觉得,吃素群体更容易生成舍利子,但或许其生成比例需要很高的标准,所以能生成舍利子的人很少。僧人这一群体比普通人摄入的纤维素跟矿物质更多,而且长期生活在有金属离子的环境内,日积月累之下,体内各类元素含量可能异于常人。最后得道高僧的遗体在焚化过程中,会加入“七宝”,所以就更进一步增加了生成舍利子以及彩色舍利子的概率。
人为什么会有舍利子?它是种什么物质?一直吃素就会有吗?
舍利子,意思是骨身或遗骨。相传为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泛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教认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在涅槃后留下了8.4万颗舍利子,这些舍利子聚集了灵气灵骨,被佛教信徒们视为佛门珍宝,争相供奉。
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不太靠谱,八万多颗舍利子,得多大一堆呢?科学检测,舍利子其实就是些氧化物、硅酸盐和磷酸盐等物质。火葬场中这种骨头燃烧后形成的颗粒很常见,道行高深的人很多也无法烧出舍利子,普通人中也有很多能够烧出舍利子,它形成的具体形态和温度、燃烧时间、矿物含量都有很大关系,舍利子的形成是科学能够解释的。
文章TAG:舍利子 舍利子是什么意思 《心经》里面舍利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