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舍利子都会被供奉起来,那么它们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尽量把所有可能性都说出来,然后挑选一个最有可能的解释。1.饮食习惯有人觉得僧人之所以能在焚化后生成舍利子,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常年吃素,长期素食主义会导致人体内部积累大量的纤维素跟矿物质。那么同样是吃素的道士(部分)为什么没有这种说法呢?而且全球范围内坚持素食主义的普通国人也不在少数,甚至老外也有很多,同样也没怎么听说他们在焚化后生成舍利子的事。

此外,如果僧人吃素就能生成舍利子,那么佛教信徒千千万,岂不是每个人都能生成舍利子?所以我个人觉得,饮食习惯或多或少有关系,但不是主要因素。2.结石有不少人觉得“舍利子”其实就是“结石”,因为僧人经常要打坐,运动的比较少,结石在高温的作用下,就这么变成了舍利子。初步一看,似乎能说得通,其实漏洞百出。首先,结石的疼痛,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有次,我朋友在开车时突发尿结石,疼的他差点出车祸,那表情我跟你讲,真的能用“狰狞”二字来形容,当时幸亏我在旁边,马上就开车带着他去医院了。

所以僧人体内如果存在结石,几乎不可能一直默默忍受,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了“有些结石不发作的时候,一点都不痛!”确实存在这个现象,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沉积盐,跟水垢差不多,这些物质在焚化炉的高温下,会直接被烧成粉末状,不可能留下来。此外结石是不透明的,而舍利子属于晶体状,二者根本不是同一个物体。3.特殊情况下高温焚化后的产物曾经有专家做过相关实验,他们通过合法正规途径获得不同年龄逝者的骨骼后,分别对骨骼进行加热反应。

200℃时,骨骼出现碎裂及变形。400℃时,骨骼中的有机物开始重新结合。600℃时,骨骼中出现了很多不规则晶体。800℃时,这些晶体开始“变大”。1600℃时,晶体逐渐融化成球状。这些晶体的主要成分就是硅酸盐、磷酸盐、碳酸钙,而这些晶体,就是俗称的“舍利子”。至于这种说法到底有几分可信度,大家在耐心看完下文后自有定论。

1988年,中国台湾中科院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取出了部分高僧舍利子,他们打算用科学的方式来揭开舍利子的神秘面纱。最后研究发现,舍利子的主要元素就是钙、盐、碳,也就是说舍利子的成分其实跟骨骼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在高温状态下,发生了重结晶现象,即人体的细微骨骼熔融又重新结晶的过程。重结晶能让钙盐物质的纯度更高,所以舍利子看上去是“通透”的。

严格意义上来讲,舍利跟舍利子不是一种概念,舍利多跟骨头连在一起,舍利子多为独立的晶体状,从上面的实验也可以看出,或许是温度不同,所以导致晶体是否附着在骨头上,以及晶体的大小有差异。此外,2007年有人还申请了“人为制作舍利子”的专利,里面详细描述了“舍利子”的制作过程,并且比例配方都有,想要知道详细内容的,可自行查阅,网上都有。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舍利子  舍利子是什么意思  《心经》里面舍利子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