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陕西法门寺旅游根本就见不到“舍利子”,倒是回来后才找出一段视频,从中详细了解了地宫发掘以及其中的奥秘。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涅盘时,弟子从其遗体灰烬中拣出1块头顶骨、2块肩胛骨、4颗牙齿、1节中指指骨和众多珠状舍利子。其中有一枚辗转来到中国。唐代,这枚指骨舍利被6次迎请至皇宫供奉。公元874年,在最后一次迎请供奉后,这枚舍利被密封珍藏于陕西法门寺塔下地宫中,直到1987年秋文物工作者在清理佛塔废墟时重新发现。
(视频解说词) “舍利子”原称为“舍利”,后来才称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 ,但舍利子也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有很多天降舍利的实例。“舍利子”为个人戒,定,慧,修行成就之结晶。也是说明修行者已得成果的见证,可以坚定弟子修行。因此佛徒看到舍利即像看到佛菩萨,顶礼参拜,诚心供养。
佛教认为,舍利子的形成与修行者生前的修行有密切关系。它十分稀有、宝贵。由于舍利被视为神圣之物,所以很少有关其成分的鉴定,缺乏严格的科学研究。“舍利”的成因,目前在科学上还没有确定结论,大多解释只是根据现有科学原理来推测。 有幸从视频中看到(其实也是模模糊糊)看到“圣物”,又为何非要知道它的化学成分呢?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舍利子唯有有道高僧才有么?舍利子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舍利子不只得道高僧有,以前我二伯就在殡仪馆上过班,普通老百姓火化后有舍利子的也不少,只是比得道高僧的几率要小得多。现在普通老百姓火化后有舍利子就更加罕见了,而且老百姓的舍利子,跟得道高僧的舍利子是不一样的。其实讨论“舍利子”是相当敏感的,抒发个人观点也得极其小心,下面就斗胆站在客观角度来试着揭开“舍利子”这层神秘的面纱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份相同的骨灰很多人以为,人焚化后的骨灰都一样,无非就是些碳酸钙,而且外观看上去也没多大区别,经过粉碎后,都是棕灰色的粗砂状骨粉。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且在我看来,骨灰的差异,就是得道高僧有舍利子的主要原因。骨灰中除了碳酸钙之外,还有其他元素,就拿僧人来说,因为他们吃素,所以骨灰中纤维素跟矿元素含量较高,靠海的人因为经常吃海鲜,骨灰中重金属含量也会高一些。
由于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所以自然也就不存在两份相同的骨灰。得道高僧焚化后出现舍利子的原因猜测得道高僧在圆寂后,经过焚化有不小的概率会生成一些珠形、块形、花形等形状的舍利子,而且高僧与高僧之间可能还会生成不同颜色的舍利子,比如黑、白、红、蓝、橘黄、透明、琥珀色等多种颜色。舍利子的颜色在佛教中同样有些说法,比如黑色对应头发,红色对应肌肉,白色对应骨骼,琥珀色对应脑部等等。
文章TAG:舍利子 舍利子是什么意思 《心经》里面舍利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