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中的糯米和我们平时吃的白米饭相比结果的确有差别,大米中淀粉更多是“直链淀粉”的形式,而糯米以“支链淀粉”为主,支链淀粉顾名思义,它的结构更多枝丫伸出,能够更大面积接触唾液淀粉酶,让淀粉被分解为二糖,这样更利于二糖快速分解为葡萄糖,所以比起大米来说,糯米反而是更容易被消化的那一个,也正因为如此,糯米的升糖速度更快,对于糖尿病或高血糖的患者来说,可能是很不利的。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有些地方说糯米不利消化呢?那是因为,糯米如果吃得过多,的确很可能不利于消化!糯米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黏糊糊的,两团糯米粘合起来难舍难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很容易附着在肠腔腹腔,胃黏膜上,难以下咽或难以被消化液接触,新的一坨还没下咽,后面一坨又紧随其上,糯团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不好消化。所以,吃糯米的时候绝对是应当细嚼慢咽的,而且不要一口气吃得太多,搭配其他食物共同吃,这样会好很多。

另外,直链淀粉通常为1-4糖苷键,而支链淀粉部分还有1-6糖苷键,人体中的淀粉酶主要水解1-4糖苷键,部分糯米可能会不利于消化。糯米最好是加热到软糯了吃,如果是冷糯的话,会变得很难消化。其实糯米本身的性质还属于比较温热,这种性质在传统医学来看,肠胃不好的朋友反倒受益,糯米如果熬粥,密度稀疏一点,会更适合肠胃不好的朋友适当饮用,如果是粽子的话,一定不能多吃,吃的时候注意慢慢下咽。

端午节到了,吃粽子要注意什么?哪些人不宜吃太多粽子?

端午节到了,吃粽子要注意什么?哪些人不宜吃太多粽子?端午节的重要标志,就是吃粽子。但是粽子是糯米为原料,糯米不易消化,特别是放凉、冷藏或反复加热时,吃多了就容易引起腹胀不适。那么吃粽子要注意些什么呢?哪些人不宜吃太多呢?一、注意事项:端午节吃粽子时,不可贪食过量,容易影响消化。不要与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梨子等,容易造成腹泻。

不要食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要经过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吃粽子时不要喝过冷饮料,也不要在睡觉前吃粽子。二、不宜人群粽子粘性较大,又属甜食,食用过多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加重患者病情。以下人群不宜过多食用粽子。如胃肠病患者、心血管病患、老人和儿童、胃肠道病患者等。端午节就要到了,祝大家端午节吃的健康,玩的快乐!。

端午节快到了,农村习俗“端午不吃娘家粽”是啥意思呢?

闺女端午不吃娘家粽子,这是极少数贫穷山村端午节习俗,我们这里在端午节当天,也有很多很多习俗,但跟这个没什么挂钩,我们的习俗是从天不亮时就得起床各种忙活。端午早晨四点来钟天蒙蒙亮,每年的端午节,我会和老公各自分工,老公早早起来去山里拔艾草,要那种带着露水的艾草,村里老人说这样的艾草采摘回来插在门窗上,有辟邪作用,保佑一家人平安快乐,不管避不避邪,只要寓意好的事情农民就愿意去做。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端午  粽子  端午忌吃什么  除了粽子端午这样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