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在民间,十月一日之后,天气变冷,地里的活计已经结束,民间有把祖先的魂放出来,进行祭祀,名曰放鬼。为了让他们度过寒冬,这一天上坟,就要烧上衣服给他们,所以又名寒衣节。到了清明节,地里的活忙了,孝子贤孙们就要下地干活,没有时间再为他们尽孝心了,在这一天,就要把他们的魂收回去,初春到初冬,时间漫长,恐怕先人会受饿,所以要多烧些纸钱,并多上一些供品,所以,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农历大年正月初一曾经叫元旦?春节一词和袁世凯又有什么关系?
“元旦”含义是:元是“初”或“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古代的“元旦”与今天的“元旦”是完全不一样的。今天的“元旦”是指公历的1月1日,而古代的“元旦”则是农历正月初一。古时春节最初与现在的春节大相径庭。现在春节又称为“过年”,“年”其本义是何意?追根溯源,“年”其本意是指谷物生长周期,由于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蕴含有庆丰收之寓意。
古时春节初专指二十四节气中被视为一年开始的立春,后来才将农历正月初一的“元旦”作为新年的开始。在不同时代,“元旦”其名称也有所不同。在先秦时“元旦”叫“上日”、“元日”、“改岁”和“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和“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和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和“新元”等;而清代,则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当然,将古代的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现在的春节)称为“元旦” 作为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变迁与演化的。据记载,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虽然沿用秦历,但到汉武帝时,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于是降旨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也就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是在汉武帝时定下的以孟春正月为一年之首的历法基础上逐步完善而成的)。
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两千余年。由此,以“元旦”作为古代重要节日的“春节”其日期是不固定的,不同时代其名称也是不同的(大家最熟知的例子就是我们今天的春节在宋代称呼为“元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这句诗描写的就是宋代的“元旦”节日)。作为古代新年开始的“元旦”与今天的“元旦”是不一样的。
文章TAG:正月初一 农历 初一 习俗 名字 农历初一又叫什么名字 正月初一的由来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