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蚂蚱是什么动物

蚂蚱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是昆虫

蚂蚱是什么动物

2,蚱蜢的介绍

蚱蜢的耳朵不是长在头上,而长在它的身体下侧。蟋蟀是蚱蜢的近亲,它的耳朵则长在膝盖上。 交配以后,雌性蚱蜢将卵产在卵囊中,卵囊则被埋在土里,以防被敌人发现它。 蚱蜢身上的条纹和斑点有助于外形的伪装,使它难以被发现。有些蚱蜢的伪装技巧相当高。 蚱蜢靠着长长的后腿和良好的弹跳能力来逃离危险。逃跑的时候,它能够连蹦带飞。 每种蚱蜢都有独特的叫声,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不同种类的蚱蜢是不能互相交配的。而雌性蚱蜢需要知道,它所听到的”鸣叫”声是否发自于与己同类的雄性蚱蜢。

蚱蜢的介绍

3,蚱蜢的学名叫什么

蚱蜢又名蝗虫,属于直翅目中蝗虫目,特征:通常为绿色、 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 像马鞍似 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後胸愈合不能活动。脚达,尤 其後腿的肌肉犟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 有明显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别。 食性:喜欢吃肥 厚的叶子,如甘藷、空心菜等。别名蚂蚱、油蚂蚱、草蜢子。常在田间、草丛间出没。当蚱蜢繁衍过剩,以致密度过高、食物短缺时,便会转变生活型态,成群结队迁移至新的地方寻找食物,那时人们便称呼它为蝗虫。
蝈蝈
蝗虫

蚱蜢的学名叫什么

4,蚂蚱的外形长什么样

蚂蚱雄成虫体长35.5~41.5毫米,雌成虫39.5~51.2毫米,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蚂蚱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后翅无色透明。群居型后足腿节上侧有时有2个不明显的暗色条纹,散居型常消失或不明显。后足胫节通常橘红色,群居型稍淡,沿外缘通常具刺10~11个。蚂蚱的危害蚂蚱是农、林、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有害蝗种对农、林、牧业可造成不同程度危害。全世界的蝗虫已有1万种以上,其中对农、林、牧业可造成危害的蝗虫约300种左右,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以北地区外均可发生蝗虫。全世界常年发生蝗虫的面积达4680万平方千米,全球1/8的人口经常受到蝗灾的袭扰。全世界发生危害最严重的蝗虫为沙漠蝗Schistocercagregaria,其中最大扩散面积可达2800万平方千米,包括66个国家的全部和部分地区,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20%,受灾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10以上。
蚂蚱有一对大眼睛,是由许多表面呈六角形的小眼构成,叫做复眼,它能观察较远的物体。头部前面靠近触角地方,还有3个单眼,排列成倒三角形。蚂蚱身体长有翅膀能够飞行。
蚂蚱是一种昆虫 吃植物叶片触角 呈短鞭状 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 可利于弹跳来避开天敌 体色有绿色和褐色
在家无聊,还不如报个驾校。趁着休息在家看理论。
金鱼可分为四个大类:草种、文种、蛋种和龙种,草种金鱼是金鱼的祖先,保留了很多其先祖野生鲫鱼的特点,是最好养的金鱼,建议新手养它。文种金鱼的特点是身体呈正菱形,体色及尾巴演化出许多品种,如五花文鱼、红白文鱼、鎏金、丹凤、高头、狮头等。蛋种金鱼的特点是身体像个蛋一样,主要品种有珍珠、寿星、凤尾等。龙种金鱼就是各种龙睛金鱼(俗称突眼金鱼)和水泡金鱼。它们都是比较名贵的金鱼,不怎么好养。

5,蚱蜢的外形特征事什么

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 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脚发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一、蚱蜢简介:蝗虫俗称“蚂蚱”,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它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二、形态特征:头部触角、触须、腹部的尾须以及腿上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触觉。味觉器在口器内,触角上有嗅觉器官。第一腹节的两侧、或前足胫节的基部有鼓膜,主管听觉。复眼主管视觉,可以辨别物体大小,单眼主管感光。后足腿节粗壮,适于跳跃。雄虫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后足腿节的音锉摩擦前翅的隆起脉而发音。有的种类飞行时也能发音。栖息地各异,如南美的Marellia remipes在漂浮植物上度过大半生,能游泳,产卵于水生植物上。头部除有触角外,还有一对复眼,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同时还有3个单眼,仅能感光。头部下方有一个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是由上唇(1片)、上颚(1对)、舌(1片)、下颚(1对)、下唇(1片)组成的。它的上颚很坚硬,适于咀嚼,因此这种口器叫做咀嚼式口器。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三、生活习性:蝗虫]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大多数是作物的重要害虫。在严重干旱时可能会大量爆发,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幼虫只能跳跃,成虫可以飞行,也可以跳跃。大多以植物为食物。人们常说的蚂蚱(少数地方不区分大小都叫蚂蚱)只是蝗虫的幼虫,并不是单独的物种。另有一种常见昆虫草蜢,又名蚱蜢,在中国北方也称蚂蚱,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蚱蜢亚科。俗称扁担勾,常易同蝗虫幼虫混淆。植食性。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每年夏、秋为繁殖季节,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10cm 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
你还挺幸运,你碰到了一只土蚂蚱,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这种蚂蚱,抓住他,他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这种蚂蚱很少见。

6,蚱蜢是什么动物

蚱蜢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一种植食性昆虫,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危害,为我国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蚱蜢学名蝗虫,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主要分布于全世界的热、温带的草地以及沙漠地区。蚱蜢学名蝗虫,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为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Tetrigoidea)、蜢总科(Eumastacoidea)、蝗总科(Locustoidea)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 (Linnaeus))和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itensis Chen)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蝗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以东亚飞蝗为例:成虫:雄成虫体长35.5~41.5毫米,雌成虫39.5~51.2毫米。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后翅无色透明。群居型后足腿节上侧有时有2个不明显的暗色条纹,散居型常消失或不明显。后足胫节通常橘红色,群居型稍淡,沿外缘通常具刺10~11个。
蚱蜢 - 直翅目蝗科动物 蚱蜢(英文:Acrida)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中国常见的为中华蚱蜢(Acrida chinensis),雌虫较比雄虫大,体绿色蚱蜢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Zhā Zhā)"声。如用手握住,2条后足可作上下跳动。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植物。
蚂蚱,学名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极大。 蚂蚱又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科共有859种蚂蚱,但能入药供食用的只有两种,即东亚飞蝗蚂蚱和水稻飞蝗蚂蚱。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 b、c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蚂蚱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蚂蚱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等。蚂蚱雌雄异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条件下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7,蚂蚱的外形生活习性是什么

一、外形蚂蚱又名蝗虫。成虫体长80~100毫米,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后翅淡绿色。二、生活习性成虫与蝗蝻的食性相同,均为植食性。它们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有些种类为寡食性害虫,如东亚飞蝗,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有些种类为多食性,如大垫尖翅蝗等。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扩展资料蝗虫是农、林、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有害蝗种对农、林、牧业可造成不同程度危害。全世界的蝗虫已有1万种以上,其中对农、林、牧业可造成危害的蝗虫约300种左右,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0以北地区外均可发生蝗虫。全世界常年发生蝗虫的面积达4680万k㎡,全球1/8的人口经常受到蝗灾的袭扰。全世界发生为害最严重的蝗虫为沙漠蝗。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蝗虫
体型呈中型或大型,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 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等。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 .6 1评论 分享举报btbtlaomei 推荐于2017-11-25蚂蚱不是蝗虫吗,蝗总科的昆虫都可以叫做蝗虫,蝗总科包括8个科,我们通常所说的蚂蚱主要是剑角蝗科中的蝗虫和锥头蝗科负蝗属的蝗虫.(以上使用的分类阶元由大到小依次是:总科--科--属)简单的说也就是:蝗虫包括的范围大,蚂蚱是蝗虫中的一些类群.蝗虫和蚂蚱都不是学名,都是俗称,只不过蚂蚱的叫法更为民间化,学术上不使用的,蝗虫这种叫法学术上是比较公认可以使用的,很明确就是蝗总科的昆虫.蚱蜢也即是蚂蚱
蚂蚱不是蝗虫吗,蝗总科的昆虫都可以叫做蝗虫,蝗总科包括8个科,我们通常所说的蚂蚱主要是剑角蝗科中的蝗虫和锥头蝗科负蝗属的蝗虫.(以上使用的分类阶元由大到小依次是:总科--科--属) 简单的说也就是:蝗虫包括的范围大,蚂蚱是蝗虫中的一些类群.蝗虫和蚂蚱都不是学名,都是俗称,只不过蚂蚱的叫法更为民间化,学术上不使用的,蝗虫这种叫法学术上是比较公认可以使用的,很明确就是蝗总科的昆虫.蚱蜢也即是蚂蚱
体型呈中型或大型,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 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等。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 .
你好: 生活习性: 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 蝗虫善飞善跳,头部的一对触角是嗅觉和触觉合一的器官。它的咀嚼式口器有一对带齿的发达大颚,能咬断植物的茎叶。它后足强大,跳跃时主要依靠后足。蝗虫飞翔时,后翅起主要作用,静止时前翅覆盖在后翅上保护作用。雌虫的腹部末端有坚强的“产卵器”,能插入土中产卵,蝗虫产卵场所大都是湿润的河岸、湖滨及山麓和田埂。每30~60个卵成一块。从卵中孵出而未成熟的蝗虫叫“蝻”,需蜕5次皮才能发育为成虫。雨过天晴,可促使虫卵大量孵化。蝗虫还具有惊人的飞翔能力,可连续飞行1~3天。蝗虫飞过时,群蝗振翅的声音响得惊人,就像海洋中的暴风呼啸 。 成虫的后脚腿节具有一列相当于弹器的乳头状突起,前翅径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振动翅的震区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它们的发音器。蝗虫的听器也很特别,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侧方。 蝗虫俗称“蚱蜢”,台语称之为“草螟仔”。它们的生活史是卵→若虫(幼虫)→ 成虫,属不完全变态。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丛中,常看到它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它的触角没有螽斯那么长,呈短鞭状,但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
体型呈中型或大型,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 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等。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 .

文章TAG:蚱蜢是什么样的蚱蜢  是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