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是微言大义。”亦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是故君子先慎乎德。一家之主和一国之君者,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诗》则是周先王采民风而歌,至治寓惩戒而定褒贬者而作之乐文。君子盛德至极,自然见诸事功,洽于民心,而不忘本则是根本。
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中的“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此问题问的很好,把孔子编《诗经》的真正用意问出来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盖指夫子删《诗》之后而言此以示人,《诗》,词多有所托,恐人误解,故即《駉》篇之“思无邪”一言以尽之,欲人自正其思,自正其心,以明其旨也。可谓是微言大义。数千年来,讲传《诗经》者,如麻如粟,为《诗经》著述立说者,亦如过江之鲫。
但总体而言,大都未能突破汉儒宋儒讲《诗》之藩篱而直探诗人本意。致使后世学者,望洋兴叹而难窥《诗》之真义。最近数年,人心浇薄,诗经之解读,多以男女欢愉之情、物候地理之义、或强言之以政事而述,害人无数。夫风雅之文,乐和天地,岂如此儿戏乎?先贤说“依文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如同魔说。”余窃思之,诸公如需了义“思无邪”,断不可依文解义,故不辞冒昧,集众说而折衷分别从《诗经》之渊源,《诗经》之传承、《诗经》与四书之关联等多方面进行审慎思考,表之以文,曰:一、通说《诗经》,二、义引《诗经》,三、明引《诗经》,四、道引《诗经》,五、“思无邪”简说。
一、通说《诗经》诗者,《说文》曰:“志也。”《释名》曰:“之也,志之所之也。”《书·舜典》曰:诗言志。传:心之所之谓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诗言志。《诗·国风·关雎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经者,《释名·释典艺》曰:“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龙·宗经篇》曰:“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孝经序疏》引皇侃之言曰:“经者,常也,法也。”六祖大师云:“经者,径也。经是圣人语,教人闻之,超凡悟圣,永息迷心。”古人云“风俗移易,先入乐声”者,以导人心之和平而化其暴慢。故《世本》曰:“伏羲造琴瑟。”史籍言黄帝乐曰《云门》、颛顼曰《六英》、帝喾曰《五茎》、尧曰《咸池》、舜曰《大韶》、禹曰《大夏》、汤曰《大濩》、武曰《大武》。
至周代,周先王文武之政,陶淑天下,以中正和雅之道,以化万民。故上三代朝庙乡党以及闺门,莫不有礼乐,莫不有声诗。《诗》则是周先王采民风而歌,至治寓惩戒而定褒贬者而作之乐文。《诗序》云:“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亦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诗序》曰:“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文章TAG:思相 相思 思相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你真的知道相思是什么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