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科举制度。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是“奇技淫巧”。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杨老认为第四点、第五点跟《易经》有很大的关系。首先说一下第四点,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归纳和推演都是现代科学不可缺少的理论方法。所谓归纳,就是根据实际的事例等总结出其中的自然规律;而推演则是指将总结出的自然规律应用到各个领域。
例如,19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19世纪中叶写了3篇论文,奠定了电磁波的准确结构,从而改变了人类的历史。20世纪所发展出来的无线电、电视、网络通讯等等,都是基于麦克斯韦方程。那么麦克斯韦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麦克斯韦与麦克斯韦方程在第一篇论文中,麦克斯韦采用了归纳的方法,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必须认识到互相类似的物理学分支。
就是说物理学中有不同的分支,但是它们的结构可以相互印证。”他用这个观念来研究怎样写出电磁学方程式 。 他以流体力学的一些方程式为蓝本 。这种研究方法遵循了归纳法的精神 。几年以后 , 在第三篇文章中他把用归纳法猜出的电磁方程式, 运用推演法而得出新结论:这些方程式显示电磁可以以波的形式传播, 其波速与当时已知的光速相符, 所以“光即是电磁波” , 这是划时代的推测 , 催生了 20 世纪的科技发展与人类今天的生活方式 。
这个故事清楚地显示归纳与推演二者同时是近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有归纳法 , 可是没有推演法 。其中归纳法的来源是什么? “易者象也” ,“圣人立象以尽意” , “取象比类” , “观物取象”都是贯穿《易经》的精神, 都是归纳法 , 是向上求整体“象”的方法 。可是, 中华文化没有发展出推演法。
通过徐光启的事例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中推演法的缺失,徐光启(1562- 1633)是明朝末年一个大臣,而且是一个大学者 。他是最早与利玛窦合作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人 , 翻译了前六章 。徐光启与利玛窦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大贡献 , 第一次把推演法规律化 , 其影响不可以道里计 。后来牛顿写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如果你翻一下此书你就会发现他写的方法完全是照着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方法 , 是由公理, 定理 , 然后到证明等等 。它是照抄欧几里德的推演法的形式 。欧几里得不幸的是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时候虽早 ,(那时牛顿还没有出生), 可是这翻译有将近三百多年在中国没有发生应该有的影响 。徐光启在翻译了以后 , 了解到推演法一个特点就是 “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 。
文章TAG:预兆 易经 梦见 战争 易经的凶是什么 梦见战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