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周公旦有什么故事

周公辅成王

周公旦有什么故事

2,帮我翻译一下急要准确

文言文水平不行啊 大概指的是朱棣以“靖难”名义攻打到北京了,方孝孺不肯屈服 最后一怒就干掉了他 本事文言文和历史水平有限 菜鸟级别

帮我翻译一下急要准确

3,史记 蒙恬列传文中蒙恬列举周公旦辅助周成王一例有什么用意 问

蒙括列举周公旦辅助周成王的故事,首要的用意是:为了明志,并隐喻蒙括一身,乃至整个家族同周公效忠周成王一样,都是效忠秦王的,决不做会做背叛秦王的事。同时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向使者说明,秦二世指责蒙括有罪是冤情,由此而请使者替他向秦二世陈述冤情。
你说呢...

史记 蒙恬列传文中蒙恬列举周公旦辅助周成王一例有什么用意  问

4,请问武王分封和周公辅成王分封都有哪些诸侯呀

根据现有史料和考古发掘进行大致推测,周武王主要分封跟他一起攻打商朝的部落,以异姓藩属国为主。武王首先分封是西北部落酋长,即山戎,鬼方,这些位于陕北,晋北的游牧部落,由于不是周家地盘,所以史书记录很少。为防范商人和建立继续进攻据点,周武王封殷都以东为卫,殷都以西为鄘,殷都以北为邶,命管、蔡、霍三叔监视商人。周公旦和成王统治时期历经几十年的不断征战,控制整个黄河中下游,开始大肆分封。以关中和河洛地区为中心,进行层层军事布局。瓜分武庚子民,建立成周、卫国、曹国、鲁国,防备宋国。在今山西建立晋国、唐国、霍国、芮国,防备山戎,鬼方。东夷故地主要分封姜姓诸侯,有齐,吕,许,纪,莱。今河北北部分封姬姓燕国,滑国,蓟国,防备箕子。汉水流域分封一堆姬姓诸侯,防备楚蛮。江淮一带主要有陈国,徐国,杞国,蒋国,蔡国,防范九黎部落。

5,周公辅成王相关成语

周公吐哺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你好!周公吐辅,天下归心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6,各位兄弟求桐叶封弟的译文速度谢谢啊

古之传者有言〔1〕: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2〕,曰:“以封汝。”周公入贺〔3〕。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4〕。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5〕,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6〕,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7〕,亦将举而从之乎〔8〕?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9〕;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1〕。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11〕,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13〕,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14〕。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15〕,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16〕,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者之事〔17〕,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18〕,史佚成之〔19〕。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注释】 〔1〕传者:书传。此指《吕氏春秋·重言》和刘向《说苑·君道》所载周公促成桐叶封弟的故事。〔2〕成王:姓姬名诵,西周初期君主,周武王之子,十三岁继承王位,因年幼,由叔父周公摄政。小弱弟:指周成王之弟叔虞。〔3〕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朝开国大臣。〔4〕唐:古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一带。〔5〕不中之戏:不适当的游戏。〔6〕苟:轻率,随便。〔7〕妇寺:宫中的妃嫔和太监。〔8〕举:指君主的行动。〔9〕病:弊病。〔10〕遂:成。〔11〕道:指思想和行为的规范。〔12〕从容:此指举止言行。优乐:嬉戏,娱乐。〔13〕大中:指适当的道理和方法,不偏于极端。〔14〕辞:解释,掩饰。〔15〕驰骤:指被迫奔跑。〔16〕自克:自我约束。克,克制,约束。〔17〕直:只是,只不过。?(quē缺)?:耍小聪明的样子。〔18〕唐叔:即叔虞。〔19〕史佚:周武王时的史官尹佚。史佚促成桐叶封弟的说法,见《史记·晋世家》。 [译文] 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桐树叶子和年幼的弟弟开玩笑,说:“把这个作为玉邽封给你。”周公入宫庆贺。成王解释说:“我是开玩笑呀。”周公说:“天子不可以随便开玩笑。”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年幼的弟弟。 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的。成王的弟弟如果应当受封,周公就应及时地告诉成王,而不必等他开了玩笑再去庆贺,趁机促成这件事。成王的弟弟如果不应当受封,周公这种做法就使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变成了事实,使成王把土地和百姓封给年幼的弟弟,让一个小孩成为一国之主,周公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况且周公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可随便罢了,哪里一定要听从成王的玩笑,并促成它呢?如果有这样不幸的事,成王拿了桐树叶子与妃嫔和太监开玩笑,周公难道也要按这种玩笑去办吗?大凡君王的恩德,要看实行得怎样。如果不恰当,即使改变十次也不算什么缺点;关键是要恰当,不随意更改,更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呢!如果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照办,这样做就是周公在教唆成王铸成过错。 我认为周公辅佐成王,应当用适当的原则去引导他,是要使他的举止行动和嬉乐恰如其分而已,一定不会去迎合他的过错并替他辩饰。又不应当对他管束太严,使他终日奔忙,像牛马那样,急于使他成长反会坏事。而且家人父子之间,尚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自我约束,何况名分上还有君臣之别的人呢!这不过是那些见识浅薄而又自作聪明的人所干的事,不是周公所应该采用的做法,因此不可相信。 有的古书记载说:封唐叔这件事,是太史尹佚促成的。

文章TAG:周公辅成王  周公旦有什么故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