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昌 安义 文峰塔是什么类型的有何作用

属于国家保护文化遗产,,,

南昌 安义 文峰塔是什么类型的有何作用

2,为什么许多地方都有文峰塔

文峰塔分布很广,但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有的地区几乎所有的乡镇都建有文峰塔。 北方相对要少,东北及西北地区更少。文峰塔的样式来自于佛塔,二者的思想根源都 是神权,所以许多文峰塔与佛塔无二,塔上也刻有佛像。 全国各地以“文峰”二字冠名的塔有许多,大多是古代人们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的,具有观赏性和标志性双重意义。

为什么许多地方都有文峰塔

3,阜阳市文峰塔的来历

阜阳文峰塔,位于安徽阜阳城中心干道颍州路附近。据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

阜阳市文峰塔的来历

4,阜阳市文峰塔的来历

 位于阜阳城中心干道颍州路附近。据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   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该塔一些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有文人祁求的鲤鱼跳龙门,还有阴阳鱼图案。这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阜阳历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宝贵资料。总之,这类塔属于旧时所谓风水塔。

5,有关陇西文峰塔的传说和历史

文峰塔,位于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迎春堡村南高约30米二级台地中央,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98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迎春堡村南高约30米二级台地中央,侧北建一六角亭,亭对面不远处是塔坪庙院,东、北两侧各有人行道蜿蜒而上,南面有车行路道通向山梁,北面台地下有文(峰)鸳(鸯)公路经过,西北角是塔坪公路管理所。占地面积12.5平方米。是一座直径4米、高24米的七级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由基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基方形,边长8米、高3米,塔身八角形,转角处砌成抹角倚柱,4—7级各面均有砖砌券形壁龛,层间叠涩出檐,檐下施菱角纹,顶层檐角安置铁制风铃,塔顶为八脊置兽攒尖式。刹为九重轮环的相轮,呈枣核状。此塔宝刹凌霄,雄伟壮丽。是陇西县保存最久、最优美的佛塔,也是定西市仅存的一座清塔,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陇西文峰塔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四月(1836年6月)。据文峰塔碑记载:“旧有砖塔,巍然远峙,然已岁久倾圮,竟致故址无存,而科名渐减。郡伯唐公(唐树义,贵州遵义人。任巩昌知府期间,对地方多有建树,治贪官,肃吏政,修河堤,建折桥,修葺威远楼,扩建南安书院,筹资增加教育膏火,培植良好文风等。陇西百姓为怀念他,勒石唐树义遗爱碑置于威远楼上),甫下车,即以培植斯文为已任……出东郭,行二十里许,山麓稍平处,四面环顾,谓此地建塔最宜。选定基址,卜吉于四月朔日开工……”文峰塔是座七层八棱(面)攒顶楼阁式实心砖塔。“发地四铺而耸,凌空八相而圆”。  1985年拨款维修,正方形体塔基下用混凝土浇注切地圆型塔基,以进一步牢固基础。翻瓦塔顶,填补裂缝,1至4层加固铁圈匝以防地震。1994年,当地政府修建了500亩的塔坪公园,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最佳的场所,并加大了对塔周边环境的建设,修起了寺庙,绿化了山野。  2007年4月10日晚,文峰塔遭受雷电袭击,塔体损坏,塔身多处崩陷,被击毁的塔檐、裂缝、断裂的角柱等塔体主力构件,已无法坚持长久支撑,承受各种自然外力作用。当地政府组织人力,拨出专款对此进行了维修。如今,塔坪上苍松翠柏,林木葳蕤,神采奕奕的文峰塔又昂首翘望,见证着陇西这片热土的历史变迁,关注着“巩昌重镇”的繁荣昌盛。

6,许昌文峰塔的简介

  文峰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博物馆内,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十三层,高五十二米,呈平面八角形,造型精美、结构谨严,为河南省二百座明代砖塔之冠。"文峰耸秀"为许昌十景之一 。   2006年05月25日,许昌文峰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文明寺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由许州太守郑振光创建。该塔位于东经113°49′52.4″,北纬34°01′076″,许昌市博物馆院内。   编辑本段简介   许昌文峰塔平面呈八角形,为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49.536米,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基台为八角形,用条砖平卧顺砌而成。基座为石质八角形束腰须弥座,表面浮雕出连续性的仰覆瓣莲和卷草花纹,玲珑秀丽。基座之南砌筑有半圆形如意踏跺。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之面阔自下而上逐层稍有收敛,诸层高度均匀递减。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柱或塔心室等部分组成,内外壁皆用青灰条砖三顺一丁垒砌而成。塔檐用仿木结构砖质斗拱挑出,斗拱为七踩出三翘,巧妙地分配相领各攒斗拱所施之正心瓜拱、厢拱及外拽瓜拱,形成规整有序的的布局。角科自坐斗斜出七踩三翘斗拱一缝。各翼角伸出石雕龙头角梁,并用条砖砌出生头木,使翼角翘起,各角悬挂风铎。塔身四面均辟有半圆拱券门窗,塔身第一层南面辟半圆拱券门,门上嵌一长方形石塔铭,正中阴刻“文笔耸秀”四字,左上方竖刻有阴文“万历四十二年”字样,第一层塔心室的藻井采用叠涩砖层,菱角牙子砖和砖制小拱头相间砌筑。塔内筑盘旋的环形梯道,可登塔顶。塔身之上置宝瓶状塔刹,塔顶天宫处置放有铜镜一面,铜剑一把,于1994年8月维修时发现。该塔结构谨严,造型古朴,外形与开封宋祐国寺塔相似。为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砖塔之冠,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重要价值。该塔于清康熙、嘉庆,同治年间多次维修。1991年8月,国家投资25万元由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该塔进行测绘、维修。现塔前立有石碑三通,一通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文明塔赋》;一通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重修文明寺塔记》;一通为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修文明寺释迦文佛殿鳌头观音殿碑记》。   顶许昌,看春秋广场!记得上次去还是小学时候,现在一晃已经快10年了,不知道许昌市区现在咋样?

7,谁知道文峰塔的来由啊

不知道 我家在文峰塔 的那条路上。。。
安徽阜阳的文峰塔。据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 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总之,这类塔属于旧时所谓风水塔。
文峰塔各地有很多,下面就说其中两个 在汾城鼓楼西县第二人民医院院内,有一座巍巍屹立的砖塔,便是文明久远的文峰塔。在汾城联办(镇初中)上学的时候,副校长李卯生老师曾谱写词曲“宝塔巍巍,古柏苍苍…”作为我们的校歌,至今难以忘怀。关于这座文峰塔,有一段优美的传说,散见于各种版本,在此我所记录的是小时候爷爷讲述的,凭着记忆,写下来。 原先,鼓楼西有一座寺庙,叫南寺,也就是如今县第二人民医院占据的地方。南寺有一口井,井水又碱又涩,人畜皆不能食用。人们非常苦恼,但也没有办法。 话说有一天,鲁班爷和他妹妹经过这里,看到了这一情况。 妹妹问鲁班爷这是怎么回事呢。 鲁班爷掐指一算,说这眼井底通着东海,有海妖兴风作浪,所以井水又碱又涩。 妹妹又问有什么办法能把井水弄得甘甜起来呢。 鲁班爷说只有在这里造一座三十层的塔才能镇住海妖,井水就变得甘甜了。 善良的妹妹就想恳请鲁班爷在此造一座宝塔,以便造福百姓。可是,妹妹又很调皮,她想和哥哥开个玩笑,就说人家都说哥哥你神通广大,你在一夜之间就能造一座三十层的宝塔吗。 鲁班爷说能。 妹妹说我不信。 鲁班爷急了,说你不信,敢和我打赌吗。 妹妹说当然敢了呀。 于是兄妹就开始打赌,限定鲁班爷从傍晚到五更鸡叫前造塔完成,否则就是哥哥输了。 岂不知,鲁班爷早已得到成仙,他是木工和泥瓦匠的祖师。造塔对他来说简直是太简单了,他就地抓一撮土便是一块砖,口吐一个唾沫星便是灰泥。 正好傍晚了,鲁班爷说干就干,嚓嚓嚓,三下五除二,没多长时间,一座十三层的塔基就造成了。也就是现在我们在汾城鼓楼西能看到的那座十三层的砖塔。 调皮的妹妹一见,玩心大起,她学了声鸡叫,咯咯咯。 鲁班爷吓了一跳,误以为天就要亮了,看来是自己输了,觉得脸红无法再见妹妹,慌忙驾云走了。 到了南高一上空,感觉不对劲,原来还没天亮。他赶紧落下云头,继续造塔。也就是现在南高一的那座塔,是汾城文峰塔的塔身。 妹妹随后也来了,她更加调皮了,又学了声鸡叫,咯咯咯。 鲁班爷闻听心想这次是真的天要亮了,慌忙驾云再走。 到了绛州的上空,又感到不对,天还是没亮。于是又落下云头,继续造塔。也就是现在新绛县的那座塔,是汾城文峰塔的塔顶。 造完之后,鲁班爷原先想一手托着塔顶,一手托着塔身,赶回到南寺与塔基连在一起便成功了。可是,经过这么几下折腾,时间来不及了,塔顶造完之后,真正的雄鸡报晓,东方发白,天亮了。 经过打赌,鲁班爷赢了,虽然塔基、塔身、塔顶并没有连在一起,但是这三座塔已有灵性,稳稳的镇住了东海海妖。南寺的水从此变得甘甜无比,直到现在,那口井的井水都是最优质的水。 时过境迁,南寺这个名词只在太平县志里有着记载,老年人还记得这个南寺,许多年龄小一些的人已经没有印象了。而文峰塔的原名是风水塔,至于说什么时候更名为文峰塔的,考证已经不精确了,也不重要了,这座历尽千年的宝塔载着鲁班爷打赌夜建的优美传说在流传,传承着昔日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诉说着文明进程延续的步履… 靖州文峰塔 关于文峰塔的来由还有一段奇特的传闻:相传乾隆下江南游玩,至靖州来到白岩坡上登高远望,远处飞山形似一个砚台,山下的片片良田形似一张白纸,迂回的渠江似墨水。乾隆不禁雅兴大发:此地人杰地灵,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墨纸砚都有了,就缺少一只笔。于是命人修一只形似笔的宝塔,象征文笔,唤作文峰塔。又有传闻说明清年间与文峰塔遥遥相对的五老峰寺内有一老僧人养人一只鸡,每天听老僧课诵,鸡死后脱生为长沙荣王府之子,世子出生后天性聪颖,见者无不高赞,倍受宠爱,长大后,世子为报师德,还本归源不辞双亲跨马往西南而去,王妃知情,追到白岩坡上,不见儿的踪影,肝肺气炸,眼望东方大喊:“崽呀!”声音传到四十里,世子听到呼声,下马朝城跪拜,只因一心寻师出家而不认家,人们为了怀恋王妃在白岩坡追子未着,后来在此修一高塔永记“追子塔”,由于塔形似锥,人们误传为“锥子塔”,也就是现在的文峰塔的别名。 这些或浪漫或凄美的传说已无从考证其信度,但文峰塔作为靖州人杰地灵的象征,已经伴随靖州人走过了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

文章TAG:文峰塔的寓意是什么文峰塔  寓意  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