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坟有什么讲究?看古人祖坟选址!古代人比较迷信,认为只要祖坟选的好,可以让后辈飞黄腾达。而且祖坟的正南、西南、东南方向不能有大山,这样家族里面也会容易出现瞎子。老一辈人都讲究落叶归根,这个归根基本上说的就是埋入祖坟。一般都是埋在去祖坟的路上,离祖坟不远。
农村新的丧葬规矩有哪些呢?
人都会有生老病死的那么一天,这是人生的大事。对于这件事,人们都是比较重视的,在农村尤为突出。毕竟很多农村还是土葬的方式。而土葬在农村民间的确是有很多的习俗。以我所处的陇东中部一带的农村来说,主要有这些习俗:“后事”准备人生百岁总有一死,当进入晚年,渐渐的体弱多病,本人也有要求,家属便着手为其准备身后用物。
最主要的,也必须在生前打算的,一是寿棺,二是寿衣。以前,寿棺都是请木匠师傅制作,一般都是杨木做的,松木的只能是有钱人家;现在,会做棺材师傅少了,基本上都是在棺材店订做,最次是松木的,也有柏木的,雕有图案,油漆铮气。老话说“天才棺材七尺三”,这尺寸一定要量准。寿衣有帽(女为头巾)、上衣裤(有棉有单)、鞋袜,男的还要袍子,还有铺的、盖的。
寿衣的颜色多为红、蓝,忌黑色,忌有花。临终人在基本没有生命体征时,儿(女)或“穿衣人”为其穿上寿衣。之后应将逝者移至正厅中,用两木凳支起,上搁一木板的临时床上,谓之为“移丧”。是成年人且有配偶及子嗣的,称寿终(旧俗认为逝者不能殁于床或炕上)。然后将家中供奉的XX,或者厅前中堂都遮盖起来。用白纸拈接将逝者围住。
用一小桌摆放遗像,签X牌位,点着白蜡烛,并用一瓦盆作烧纸盆,同时杀一只鸡,叫“引路鸡”(白颜色的,男的杀公鸡,女的宰母鸡),拔毛后放一大盘中供奉,再燃过人亡后第一道纸钱。之后由儿子们在大门外向着坟地的方向烧第二道纸,哭声要大,让村里人都知道,这家有丧事了,赶过来帮忙。当地人还有说法,此时不哭,后代会生下yB。
请总管丧主要赶紧找一位有阅历和经验的本家过来,在我们这里叫“总管”。丧主全权委托总管,整个丧葬大事小事都由他安排,负责处理所遇到的应急事情。再由总管的两个副手,各执其事,有条不紊安排接下来的流程。着孝孝布为白色,儿子剃头,戴斜角孝帽,帽订麻匹,谓之为“披麻”,腰束茼绳拖地,谓之为“拦腰绳”,布鞋用白布罩住但要空白脚后跟(以示还有长辈在世);儿媳披发束头,束腰绳。
女儿戴斜角孝帽着孝衫,系麻丝。侄辈戴平角孝帽,孙辈戴“柿花”孝帽并在帽前缝一小块红布。其他一伴带平角孝幅,区别辈份看孝帽吊下白布条的长短。当地是“生分孝”,即“五服”内自备孝帽(服)等,丧主家负责外戚。报丧由总管征询丧主,统计七姑八姨等人数,拿着准备好的“孝”,安排专人分头登门去告知,向每一位亲戚通知丧礼之日(一般第五天出殡,笫四天便是)吊孝当外家人(指逝者为男性)、娘家人(指逝者为女性)接到了报丧的讯息,几乎是与报丧人接踵而至。
文章TAG:坟后 俗语 祖坟 讲究 西北 祖坟西南方向什么讲究 俗语坟后西北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