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杆最好的是木料是六道木,一种灌木植物,分量适中,韧性好,结实。要经过调杆、打皮、刮杆、,最后要安装剪头。最关键的还要贴箭羽,箭羽又分三片箭羽和两片箭羽,用鹰,雉鸡等飞羽,现在用鹅飞羽的最多(把飞羽的杆儿从中间劈开)。贴上后还要前后用细绳捆绑,箭羽的制作好坏直接可以影响箭的射程和准确度。给弓上弦和卸弦同样有讲究,有的用上弦绳,大部分都用类似武术招式中的“犀牛望月”法上弦,切忌踩踏弓体上弦。

另外最忌讳的就是放空弦(不射箭,拉开放弦),这样做最伤弓体和弓弦,时间长了就会发生断弦和翻弓(突然脱弦)的情况,这是及其危险的。老话讲“翻弓打死牛”,很可能被回弹的弓梢打坏脑壳或被弓弦抽瞎眼睛。弓箭本身作为是作为远程一种武器使用,虽说政策是禁弩不禁弓(弩是待机的),但玩弓还是要到专业的“弓道场”或者箭馆,野外等人少的地方玩,不要对天射箭(看不见,容易曲射伤人),不要对地射箭(反弹伤人伤己),更不要对人射箭(比划,摆姿势也不行,真要命)。

再有一些电视剧中关于射箭的镜头根本不真实,什么射完箭后弓弦还跟那里抖,看着很帅,但那样手就抽掉了(弓和弹弓的区别)。还有什么一个电视剧演一个被女的弓上放三根箭,一下射三个鬼子,这绝对是没脑的导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同一把弓射三支箭的距离是射一支箭的三分之一,而且一次射三箭还能指望射中敌人?三支箭槽搭上弓弦的功夫敌人早就到跟前了。

还有韩国《最终兵器弓》,拉弦射箭时把弦能拧着拉,我勒个去,弦上好几十斤是磅数靠俩手指头能拧?至于国外的弓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比如英国长弓拉力最高能到二百磅以上,用红杉木外侧制作,但就是一个直曲的大“扁担”,还有诸如螃蟹弓,亚述弓,斯泰基弓,土耳其弓等等都是世界名弓。现在弓种类就更多了,材料也多了,什么复合弓,射准弓,正曲的直曲的反曲,弓片材料有玻璃钢,碳纤维的,弓弦有飞速的,凯夫拉的,还有用鱼线鞋线做的。

值得说的一点就是现在很多人用玻璃钢片(三毫米,六毫米)的弓体,不得不说玻璃钢材料的确不错,一片什么都能代替,但是制作打磨还是很危险的,尤其是玻璃钢纤维吸到肺里,本人现在不怎么在制作的原因就是玻璃钢纤维吸到肺里形成了钙化点,让医生以为我得过“肺结核”。前推泰山,后拉鼠尾,离弦之箭,百步穿杨。大家有机会还是应该弘扬一下中国儒家六艺之一的射艺,现在棒子比咱们玩的好,奥运会韩国射箭很厉害,要不过几年棒子又该说弓箭是他们发明的了。

中国古代弓是什么弓,有什么特点,与外国长弓有什么区别?

中国古代弓是什么弓,有什么特点,与外国长弓有什么区别

中国弓箭和长弓最大的不同在于长弓是单体弓即用一种材料制造的弓箭,中国弓箭是典型的复合弓。中国复合弓的具体做法是利用牛筋铺在弓臂背面承受拉力,用加热变软后的牛角在弓腹抵挡压力,最后用弹性好的桑木、竹子抵抗发射弓箭时产生切向力。在外形上长弓呈简单的圆弧型,中国的角弓有反弯的复杂形状。这是中国弓箭中国工匠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向阳一面的木材密度比向阴一面的木材密度大,于是制造箭杆的弓箭就有了阴阳之分。

曹冲称象的故事其实并不是中国人对密度的最早利用,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考工记》就记载了当时的工匠利用水来测量木材密度的方法,制作弓箭时工匠们让密度大阳面木材充当箭杆的下半部分,这样射出的弓箭弹道会更加稳定。密度、重力、阻力这些理论我们的祖先并不了解,但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他们却会有效的解决相关的问题。既然发现了温度可以影响木材的密度,匠人们又发明了用火烤的方法来改变木材的密度。

这么做固然改变了木材的密度,但也让箭杆的形状变得不那么笔直,因此他们又发明了一种叫“箭端”的工具矫正箭杆,这些技术是长弓所没有。在箭羽数量上中国弓箭和长弓也有所不同,清朝弓箭上的箭羽一般是使用三片羽毛,这也是长期实践的选择。两片箭羽在传统英国长弓上应用最多。英国长弓是紫杉木制作的单体弓,好处是可以让箭在飞行过程中就更直更准,但会降低箭的飞行速度。

四片箭羽可以让弓箭飞行更稳定,但穿透效果低于三片箭羽,一般用在打猎用的猎弓上。中国的弓箭设计者们对空气动力学很有研究,他们根据不同作战用途,确定箭的重心,分配箭杆的重量,制作不同的弓箭。《考工记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三物  骑射  弓箭  武士  弓箭是什么  武士的骑射三物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