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具体种类和细节太多了,真不是几段话能说清楚,咱们抛开弓箭的战争历史和射程为例,就根据问题咱们简单的说说中国传统弓(包括蒙古弓,韩弓)制作过程,所用的材料和一些在使用弓箭上的忌讳和注意事项。比较传统的材料是水牛角一对,牛筋,上好的竹子,麻绳,鱼鳔胶等,制作过程和工序很复杂,竹子要经过一些列处理后,削成长长的竹条做弓胎。

牛角根据其弯度也锯成弯曲的牛角片做角胎。然后就是熬胶,打胶。把鱼鳔小火熬化(还要加东西),待到冷却后用木锤反复敲打,不断增加其韧性和粘合度(气味很飘魂),过程繁琐累人,不是有那么句老话叫“好汉也打不出二两胶来”,比打铁轻松不了多少。打好的胶,有韧性粘合度高,不裂不膨胀,耐高温严寒。以前经常说的“谁和谁鳔着呢”,指的意思就是比喻俩人让鳔胶黏上了,分不开了。

其后打牛筋,刷牛筋。把风干的牛筋(不是弄熟了的,熟的还不如吃了好呢)用锤子砸成丝,在用梳子理顺,刷上鳔胶黏于竹胎之上,再上“弓床”(成品弓形的模具),贴合牛角片,用麻绳进行有力的捆绑(可以想象包粽子,木乃伊)。一段时间后定型取下,这仅仅是弓片最初的样子。然后还需要削磨弓片的形状,两边窄中间宽,之后在弓片的两段切口安装弓梢(带弦槽和垫片),同样要用鳔胶黏贴,麻绳捆绑,这样弓的基本样式就出来了,之后就要“训弓”,用刻好标度的训弓器(类似于粗的竹尺)点点的逐渐扩大弓的拉距,直到设计的最大拉距和磅数(材料薄厚不同,拉距磅数不同),万万不能刚做好就一次开拉到大拉距,那样弓体受不了猛然间的拉力会出现崩裂。

最后就是打磨,抛光,刷桐油,上漆,细化的还有比如描绘,包蛇皮,鱼皮等等,弓弦一般用羊肠子,牛筋,或者牛皮来制作,长度和制作要经过精心计算和编织,上好弓的弓弦短了弓档(弦与弓把距离)太远,影响拉距(浪费拉距)和美观,弓弦长了弓档又太近,同样影响拉距,而且撒箭放弦时极易被弓弦抽到手臂(姿势不对也抽,刚玩时本人多次手臂被抽青紫一片)。

一把好弓制作起来非常困难,没有专业的工具和技术以及耐心是制作不了的,本人和弓箭聚元号杨福喜杨老爷子聊过,他说没有传下来的手艺和经营,让你仿制也仿制不了(绝对高手除外),而一把好弓拉起来柔蓄力柔和,回弹迅速,毫不生硬涩手,但其实在古代做弓的人有损阳寿的说法。因为要给动物开膛(取鱼鳔)抽筋(牛筋),挫骨扬灰(锯牛角等),而且做好了弓箭是用来杀生的,阴气较重。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三物  骑射  弓箭  武士  弓箭是什么  武士的骑射三物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