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低的工作本来就没有什么价值,所以大家往往只会应付过去,几乎都没有人会做得很投入。所以只要仔细想想,我们就很可能会找到工作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例如:一份要花100分钟时间完成的含金量低的工作,你用10分钟完成了。
又比如,这个数据表很复杂,不容易理解,有没有方法使它更简洁易懂呢?
这样的机会大概每个人都碰到过,但是都无视了他们的存在。对含金量低的工作进行改革是逃离含金量低的工作的唯一方法。
因为同样的工作交给我就能拿出更好的成果,上司分配工作时就会分配更加有含金量的工作给我。
每家公司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盈利,削减成本。任何事以这两点为出发点考虑,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你就会发现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别认为自己是个小小的职员,这些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权限,就不去做了。
再比如,你发现公司有资源的浪费情况,那么是否有方法可以避免呢?
如果这件事大家都没做,而你做了,而且帮公司节省了开支,你就是有资格获得含金量高的工作的员工。
另外,这种改革行动越早越好,如果等上司指出来再做就是完成任务了,没有功劳可言。
有人说这种改革太难发现了,的确缺乏行业经验的人是不容易发现的。
那么具体从哪几个方面下手呢。
一、超期待完成
从手头的日常工作开始,超预期的完成工作。
领导对日常工作的期待最高不过是,遵守期限,不犯错。如果你仅仅是保证这两点,那上司也认为是必须的,就算完成了也不会给你加分。所以明确上司的期待值,超期待值完成,获得青睐。
有一个夸赞别人的方式叫做:
明明。。。。却能。。。。
明天需要100分钟,小明却能在10分钟内完成。
二、 关注上司关心的事
在年度方针发表会上上司所关注的事是什么?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思考自己手头上的工作,能不能在这些方面做出一点贡献?
即使自己不能做贡献,上司知道你关注他的事,也会给你印象加分的。
三、 考虑工作成果的使用者和使用场景
上司要我做这个表格是用在哪里的?是谁使用的?
当自己不清楚用途是什么的时候,可以去使用者那里询问。这样做可以让人觉得你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同时你可以发现各种可以改善的地方,对方看这个表格,怎么看方便?怎么省时间?怎么可以避免对方的重复劳动?
比如做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可以按时间顺序记录,可以按发言人顺序记录,可以做个目录,方便对方查看,还可以将数据来源做个附录,供使用者查看。
总之,一直要把提供惊喜放在心上。
如果你觉得这些东西很难想到,那么就把它变得不用思考,成为“固定搭配”。
比如,提到做会议记录,就要想到做目录,做附录。就像提到下雨,你就会想到带伞。
四、 持续改善手头工作
工作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是员工的义务。
要想获得含金量高的工作,首先要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点,提高工作的精度。
想象一下,如果这份工作交给最优秀的人做,他们会怎么做?
如果这份工作是别人交接给你的,你会看出哪些问题?
你是否每个月都在精简SOP?
每天的工作都要给自己找茬,想想那些故意挑你刺的人会怎么讲你?
你是否有通过数据化分析,发现原本看不见的变化点,并找到原因?
也许你担心一边做着手头的含金量低的工作,一边改革工作增加附加价值会感到疲倦,
但这个改革是由你自己决定期限的,而不是上司要求的,可以给自己留足时间思考。
差别化才是你的价值,做同一份工作跟别人做出不一样的效果。而且这个差距要大到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你跟别人不是一个级别的。
如果你做到了,却没有获得上司好评,记得问原因。
五、关注公司的六个目的
自己的公司是为了实现什么,或是以什么为目的而存在呢?
一般来说有六个,
① 实现理念
② 追求利润
③ 提高客户满意度
④ 提高员工满意度
⑤ 教育培养人才
⑥ 建立一个能让以上成果重复的体系
实现理念就需要时间,金钱,人力。②和③保证金钱,④和⑤保证人力,⑥保证企业长存。
六、时刻谨记努力的方向
工作方向必须符合上司的需求和公司的六大目的。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