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培养方向不同,在知识的掌握上也就有了差别,比如语数英课程,普高就比职高学的深入;比如计算机课程,普高的学生很多在高三毕业时,还不会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但是职高学生却可以达到熟练应用计算机,尤其是与之相关专业的学生。三、再深造的机会不同。普高的学生在完成三年高中学制之后,通常都会参加高考,在选择大学时,其选择面很宽,而且学优生完全可以选择进入985和211等名校。

职高的学生在完成三年学制之后,大多都会直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当然高考改革之后,现如今职高学生也可以参加高考进入心仪大学,不过相比之下,可供职高学生选择的大学非常少,而且往往受专业限制。所以职高学生真正再深造的机会恐怕就是参加工作之后,但那时也会受到工作单位的好坏,个人能力的强弱以及专业特点等因素的限制。

四、社会需求不同。如果说普高学生继续进入大学深造,获得大专及其以上学历,职高学生上满三年后取得中等职业学历直接入职,那么很显然普高学生是占有优势的,因为市场需求高学历的人才,一是某些单位为了装点门面,二是高学历人才的确在知识和素养方面都相对较好。但如果说普高学生读完三年后也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那么他的竞争力肯定不如职高学生,原因很简单,普高学生没有任何专业特长,而职高学生学的就是专业技能,两者站在一起,技术性人才当然深受市场欢迎。

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再继续念高中,有意义吗?

有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同学没有办法考到高中,如果他们想读书的话,实际上还有一条选择,就是高职高专高职高专里面包含了普通的高职,还有五年专。这两种学习方向都是有意义的。首先说一下五年专,五年专的前三年是属于高中知识的范围,后面两年是大专学历。五年专里面的专业,只要你选择的是国家垄断行业,那么你毕业以后就很有机会进入这些国营企业。

比如说电力,比如说铁路部门。在电力企业里面你会发现,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有时候和五年专毕业的学生干的是同样的岗位拿的是同样的收入。高职学习的内容以及就业的方向就更加开放一点。高职也可以参加高考,高考后也有机会定向进入一些大专学习。考入大专以后可以通过专升本,进一步的学习,甚至还能够继续考研。在北京,上海有一部分人,他们父母没有北京户口,没有办法在本地直接参加普通高考,于是他们就参加这种类型的高职考试然后再曲线救国专升本,最后在考研的时候考入比较好的大学。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高中  人性  全国  最不好的高中是什么意思  全国最没有人性的高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