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少数民族,“至于羌氐(上棘下人)翟,儋耳雕脚,兽居鸟语之国,皆望日而趋,累载而至”,许多人后来定居于中原。特别是北宋时,一批犹太移民经天竺(印度)迁徙到当时的繁华宋都开封。古代开封犹太人同汉、回民族保持着和睦的关系,按照本民族习俗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绵延700余年。如今,由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开封犹太人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

其他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他们在开封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并与当地开封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同时,他们把外地的民情风俗传入开封,有的风俗为开封人所接受;他们也“入乡随俗”,采用开封人的习俗。因此,开封的风俗民情与全国各地特别是中原地区来说是大同小异,但是经过演化又独具特色。

目前,开封是中国菊花名城、中国书法名城和著名的“戏曲之乡”、“木版年画艺术之乡”、“盘鼓艺术之乡”,历代名人文化、宋词文化、饮食文化、黄河文化、府衙文化、民俗文化、书法文化灿烂悠久。作为八朝古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既有传承的艺术脉络,又有后人创新的珍品,有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雕塑、雕刻、剪纸、北宋官瓷、宋廷灯笼、虎头鞋、镶嵌葫芦画、玻璃画、纸刻、烙画、蝈蝈画、石刻、碑刻等数十个品种。

这些民族文化瑰宝,成为促进开封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伴随着这些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淀,打马球、蹴鞠、斗鸡、斗狗、秋千、抖空竹、撂石锁、抽陀螺、放风筝、甩鞭等民俗文化活动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开封民俗文化既是开封文化的有机内容,又是开封人文和价值的导向。开封民俗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有广泛的用途,并成为人们一种生活规范。

比如生产习俗,既表现人们认识自然与驾驭自然的关系,又表现出对某种信仰传承与延伸的关系;生活习俗,既体现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风俗”的多姿多彩,又展现出不同生活习俗的不同情趣;岁时习俗,既反映了开封传统习俗传承的生命力,又体现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新风俗的应运而生;礼仪习俗,既反映人生婚寿喜庆的非同寻常,又体现出人与社会各方面的许多相互关系。

开封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开封民俗文化代表了开封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是我国传统文化缩影,对开封城市精神的凝聚发挥着重要作用。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叫天  蛟龙  什么叫天贶节  蛟龙和龙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