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元璋后代的名字那么晦涩难认?
朱元璋后代的名字之所以晦涩难认,是因为朱元璋的一个奇葩规定,但同时也产生了两个副作用。朱元璋的奇葩规定中国古代有一种“五德终始”学说,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五行属性,如果被下一个朝代取代,那么新朝就会被认为是与旧朝的五行属性相克。比如宋朝是木德,被元所灭,那么元朝就是金德(金克木),随后朱元璋灭了元朝,建立明朝,自然明朝就是火德了(火克金)。
受此启发,朱元璋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发明了一套起名字的系统。朝代更替是五行相克的关系,那么父子、子孙之间就应该是五行相生的关系了,否则子克父、孙克子那还了得?朱元璋给儿子起名,朱标、朱棣……都是木字旁,所以都是木属性,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则,接下来分别就是火、土、金、水了。根据这个原则,朱元璋给后代定下了一个奇葩规定:凡是朱元璋的子孙,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按照顺序,分别带木字旁、火字旁、土字旁、金字旁、水字旁。
至于中间的那个字,朱元璋则给每个儿子编了一套词,每套20个字,足够用五六百年了。以明朝历代皇帝,也就是朱棣这一支为例,朱棣(木)→朱高炽(火)→朱瞻基(土)→朱祁镇、朱祁钰(金)→朱见深(水)→朱祐樘(木)→朱厚照、朱厚熜(火)→朱载垕(土)→朱翊钧(金)→朱常洛(水)→朱由校、朱由检(木)。带五行偏旁的字其实并不少,但架不住朱元璋的后代繁殖能力太强,洪武初年只有5人,到永乐年间增至127人,嘉靖时增至19611人,而万历年间已增至8万多人。
据徐光启推算,明朝宗室每隔三十年左右,人数就增加一倍。这么多人,既要避开祖宗的名讳,也不能和同辈们重名,只好在浩如烟海的汉字中找带金、木、水、火、土偏旁的生僻字,甚至开始造字。比如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在钠等等,当时人们都是不认识的。因为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他留下的规矩是没人敢改的,所以起名字的奇葩规定,也让朱元璋的后代们吃尽了苦头,到了明朝后期基本只能靠造字了,因为字典里已经没有符合朱元璋当年的奇葩规定的字了。
同时产生的两个副作用朱元璋后代名字用字是否生僻,其实跟普通人没什么关系,毕竟一般人也不会和皇族中人发生交集。但这件事却产生了两个副作用,那就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了。第一个副作用:民间几乎不用避皇帝名字的讳了。古代皇帝名字中的字,民间是不能使用的,必须写成另一个字代替,如果皇帝的名字是很常见的一两个字,那么就会很麻烦。
文章TAG:绕口 最绕 名字 城市 有什么比较绕口的名字 中国最绕口的城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