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名与这六样东西重名,一则不是很祥瑞,二则也会造成诸多不便。古人取“子”的讲究上文已提到过,古人的名和字一般是分开的。也可以说,古人的“字”其实是一个“名外之名”,取“字”的字数上一般为一至两个,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是会参考名的,与名会有一定的联系。相并列,也就是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近,是并列的关系。

如孟轲,字子舆。而轲、舆在汉语中都表示车的意思。相辅助,是说字的意思和名比较相近,但并不完全一样,二者可以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如陆机,字士衡。而机、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称,是相辅相成的存在。相矛盾,即字和名二者意思正好相反。如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此外说一点,在古代,男女是兼可取“字”的,而并非男性的独有。

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就问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无字。”周文王儿子们的取名说完了古人取“名”取“字”的一些讲究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周文王姬昌给儿子的取名之道。在《封神演义》中,雷震子说:“吾乃西伯文王第一百子雷震子是也。”雷震子说他是姬昌的第一百个儿子,难道周文王真有一百个儿子吗?显然这只是小说中杜撰出来的。

事实上,周文王与正妃太姒共生有十个儿子,名分别为:伯邑考、姬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读来也确实是挺绕口的,而且乍一看好像不单单命比较复杂,好像姓都不同,除了周武王姬发与父亲同姓姬外,貌似其他儿子的姓各不相同,那么真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了!周文王姓“姬”,毫无疑问他的儿子当然也都姓“姬”。

我们来说说伯邑考,其为周文王长子,姓姬,名考,也叫姬考,而“伯”则指的是伯、仲、叔、季,说的是兄弟姊妹长幼顺序的排序,“伯”为最长,“季”为最幼。伯邑考的官职“邑”,“考”是他的名,“伯”说的是他最为年长。我们再来看看周文王的三儿子和四儿子,他们分别叫管叔鲜和周公旦。管叔鲜,姬姓,名鲜,他是周朝诸侯国管国国君,因受封管国,又排行老三,故称管叔鲜。

周公旦,姓姬,名旦,爵位为公,故称周公旦,因排行第四,按照伯、仲、叔、季的排序,周公旦也称“叔旦”。而周文王的其他几位儿子之名也以此类推,看似无姬,实则都姓“姬”。通过一样的一番分析解释,我想我们应该对周文王儿子们的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了吧,而之所以先前会有这样姬昌儿子不姓姬的误解,或认为这些名都过于复杂绕口,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以现代人对取名的讲究以及对姓名的理解都和古代人是有一定差异的。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绕口  最绕  名字  城市  有什么比较绕口的名字  中国最绕口的城市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