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曝衣便是晒衣服,这个风俗早在唐朝之前就有了,但是唐朝非常兴盛。唐人不仅晒衣服,而且会晒书籍。究其原因,或许是农历七夕之时,正是夏季,此时阳光充足,晒一晒衣服能够杀死虫卵,保护人们的健康。唐人生活相对富足,有了多余闲置的衣服,这也是“曝衣”反映出的一个现象。三、喜蛛喜蛛是一种小巧的蜘蛛,古人认为它能够带来好运,唐朝时期,女子在七夕节的时候用喜蛛来进行祈福活动。
具体的做法便是将捉到的喜蛛放在自己的首饰盒中,让喜蛛在里面结网,盖上盒子第二天查看,如果喜蛛结网就代表好运。蛛网越是密集,便代表该女子越幸运。我们现在看来可能有些难以理解,蜘蛛和好远似乎联系不上,但在千年之前的唐朝,人们心中存在着这样的期盼。在当时的唐人看来,真实与否或许并不重要,心中的那份希望才是最有趣的。
杜甫有一首《牵牛织女》,诗中曾提及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与李贺同一时期的另一位诗人刘言史也写过这样一首诗,记载了这种风俗。《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在千年之后今天,七夕节的内涵与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比较于七夕节,我们更加热衷于西方情人节,对于这种情况,国人需要理性思考。
七夕七夕,七夕到底有什么习俗?
明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了。七夕节,因了那个美丽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已变成了中国特有的情人节。在这一天,青年男女们必定成双成对,相约而行,以共同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七夕节也有着它特定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自然跟节日起源及相关传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古诗十九首》中也有关于牵牛织女星拟人化的生动描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从诗中我们也可以深刻感受到“牛郎织女”美到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
所以每到了七夕,人们仰望天庭,必然会想起那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于是便会有意在这一天“情人团聚”,共同期许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于牵牛星和织女星。在天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所以读书人又把七夕叫"魁星节",或“晒书节"。
文章TAG:七夕节 占卜 习俗 唐代 唐代七夕节用什么占卜 七夕节的6个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