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面临断粮和孤立无援的境地,魏延的战略寄希望于主将逃亡,就敌于粮,诸葛亮早于援军到达长安。可以说三步都是险棋,夏侯楙不逃走,固守城池,魏延必然进退维谷,全军覆灭。即使夏侯楙逃走,顺手烧了粮草,坚壁清野,魏延饿死。再假如一切都如魏延所想的,诸葛亮能短短二十天先一步到来吗?《魏略》魏延: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
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以说是非常不周密,太过理想化。这还没算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的走子午谷是否真的十天可以到达,魏延也没走过。
曹真三路伐蜀的时候,也走的子午谷,就因为大雨而前进不得,一个月连一半路程都没走完。可见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并不是没人能想到,而是的确非常难以实施。再退一步说,即使魏延侥幸成功,诸葛亮占据长安,关中成为蜀汉囊中之物,蜀汉将要面临曹魏最为疯狂的反扑,东吴也必然再度和曹魏结盟蜀汉国力最为弱小,即使侥幸成功,没有三五年也难以消化,偌大的关中。
却要面临曹魏最为疯狂的反扑,以及东吴随时的背盟。蜀汉反而根本没有能力和实力来应付接憧而来的挑战,更何况,收复长安之后,后主刘禅是不是该迁都,益州蠢蠢欲动,长安来势汹汹。着眼全局,诸葛亮都不可能采用魏延的计谋,无论胜败,蜀汉都只会走向更为幽暗的深渊。以攻代守,逐步吞并,和东吴打配合,疲惫曹魏,才是诸葛亮的唯一出路,虽然希望依旧渺茫,但是至少诸葛亮依旧能掌握局势不至于崩坏。
如果当时诸葛亮用魏延的方法走子午谷,能成功吗?
这个是没有可能的,一定不会。三国演义不是史书,很多事情是作者为了塑造人物丰满,故事形象生动,吸引人,张冠李戴,东挪西借拼凑出来的。先且不讲史上魏延有没有这个提法,我先来分析下当时蜀国的状况。三国时蜀国最弱,就一四川成都,加上个汉中,弹丸之地,跟吴国都不要比了,魏国最强,地圆广阔,兵多将广。诸葛亮为什么要用弱小的蜀国国力,七出祁山,北伐中原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汉室情结。
刘姓东,西二汉几百年的统治,在文化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诸葛亮文人带兵,说穿了就是忠君思想。二是报知遇之恩。感先帝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象出师表中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完成先帝刘备托孤,一统江山之愿。三是蜀国弱小,不战即亡。这个诸葛亮自己最清楚,如果不经常借北伐之名,堵住魏国进攻口子,借此巩固边防,凝聚民心,提升士气,蜀国会亡得快。
文章TAG:子午 自然规律 天地 子午向起什么运 遵循天地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