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梦见溺死的小孩
死的最惨的国君:齐湣王,公元前323年生于齐国都城临淄,齐宣王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第六任国君。
齐湣王即位后,倚仗齐国强大的实力,穷兵黩武,想一统天下。但他傲慢自大,刚愎自用,不听谏言,任用奸相,不讲策略,使君臣不和,百姓离心。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五国伐齐,齐军无心恋战,齐湣王仓皇逃离。楚国的楚顷襄王出于制衡燕国的目的,便派淖齿带领数万援军救护齐湣王。但淖齿却认为齐湣王不可救,且一心想和燕国瓜分齐国。淖齿把齐湣王的手筋和脚筋活生生从体内抽出,当做绳子把齐湣王悬吊在房梁上,齐湣王从受刑到痛死一直哀嚎不绝,整整过了一个晚上才因疼痛而死。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被抽筋悬吊在房梁上受疼痛折磨而死,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仅此一人。齐国也由此衰落下去,从此一蹶不振。
2. 梦见孩子溺亡是怎么回事
托梦,在道教与民间信仰中,鬼神如有意思表示,可在人的梦中出现而嘱咐交代,或以各种情景示人,预知吉凶祸福。如枉死鬼魂,欲托付他人,以明案情;或是天仙神佛,欲警示檀越善信。如吕纯阳祖师庙,多半有禅房供檀越休息待梦,俗说吕祖师有黄粱梦度人一说。
古载,宋高宗被宋太祖托梦,称“自从你的祖先用了计谋,占据我的帝位很久了,已到了天下稀寥破落的局面,是应当要把帝位还给我了。”故宋高宗过继了太祖八世孙作为养子,并立为太子;宋史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托梦是在世和过世的人发生的一种特殊“对话”。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及其他很多文化里,都是一些令人不安的体验。不少文艺作品对此也做过描述。曾经有个这样的故事,丈夫外出做生意,天降暴雨,丈夫在一个破庙里留宿。结果破庙倒塌,丈夫被砸死。其妻子则做了一个特殊的梦,梦到家里的一只猪跑出去,变成了一张猪皮。而这个丈夫恰好属猪,似乎精准地暗合了丈夫被压扁的情形。
“托梦”无国界。英国也曾有这样一名男子,在妻子去世前,他多年坐着轮椅,原计划就这样平静度完一生。后来故去的妻子“托梦”给他:“你就这样坐在轮椅上,直到死去吗?用你的生命做点什么吧,只要你想站起来走路,就一定能做到。”此后他开始拄着拐杖学走路,体力逐渐恢复,直到93岁高龄时,完成了从1.1万英尺高空跳伞的壮举。这是关于“托梦”的最温馨励志的一个故事。
类似的故事并不鲜见,托梦似乎有着强大的预示作用,让我们来看看关于它的心理解读。
1.托梦是潜意识的表达方式之一
实际上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托的梦大多有一些共性。比如,做梦者与托梦者往往关系非常密切,要么为夫妻,要么为近亲属。有了这样的紧密关系,那么做梦者对托梦者平时的关注就是非常合理的。也就是说,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关注,在心理上就会日有所思。当然,这种“思”未必发生在人可以觉察的清醒意识层面,而可能发生在不能觉察但仍在工作的潜意识层面。
对这部分信息,意识有可能没有关注,因而没有捕捉,但潜意识不会放过。人的直觉、灵感,就是潜意识功能的一个突出表现。不仅如此,人的潜意识还有很多精密的功能,包括对很多信息的监控与收集,特别是对清醒意识中注意目标以外的信息。所以,经过潜意识对很多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就会产生一种所谓预示的功能。
正如《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父亲给他托梦,讲述自己是如何被弟弟所害,并被篡夺王位。
其实,从心理学上的解读就是,哈姆雷特的潜意识采集了很多有关信息,综合加工整合之后,基本还原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和逻辑关系,形成了一个接近事实真相的判断。
而潜意识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做梦,梦的呈现是借助形象思维的。于是潜意识就借助梦的功能,演绎了父王给哈姆雷特托梦来解释谜团的这么一个合情合理的情境。让人听起来,就是哈姆雷特通过父王的托梦才知道事情的原委的。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