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答题,谢谢!首先本人对鲁迅先生极为敬重,几十年中,读过很多先生的大作,也做过一些粗浅的分析研究,愿与朋友们分享。鲁迅先生嫉恶如仇, 其对社会文化的认识与思考,往往是从事物的反面着眼,并给予无情揭露和鞭笞,而不是仅从正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歌功颂德,故而您总是感觉先生的文章火药味很浓。的确如此。本人年轻时每读先生的文章,热血沸腾。

诚如先生所言,“举凡主张一味宽容的人切勿与他接近”,此话有什么道理吗?当然有道理。“宽容”是不错的,但一味宽容就是不讲原则,做缩头乌龟,做老好人。我们俗话说“老好人就是老害人”。不讲原则,无底线的“宽容”,其实就是给腐朽以土壤,给没落以温床,若如此,社会岂能进步?国家岂能富强?百姓岂能安康?所以我们做人,应该做一个敢于抗争的人,勇于精进的人,而不是做一味宽容的老好人,更不能做缩头乌龟!不知我的回答是否合您的口味?谨此,言止。

很多人其实他自己并不怎么样,他凭什么瞧不起别人,嘲讽别人?

鲁迅为什么遗嘱“万勿和大谈宽容的人接近”

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尽管各个地方和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会有些差距。个人认为无非几个原因:一是人的本性使然,仔细观察一下,不仅仅是人,而且连智商稍高一点的动物也是如此,这样做对自己而言,多数时候利大于弊,所以乐此不疲。二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各自具备不同的优缺点,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为普遍的是,人人都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在利益博弈之中往往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从中获利。

三是虚荣心作怪,不少人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为一己之利,不惜用诋毁他人的手段抬高自己,有的还屡试不爽,客观上怂恿了此问题的发生和蔓延。等等。此类现象,在不同的地方发展的程度会有所不同,表现也有差别。在有等级和集权的地方会更加严重,因为在这里,人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要"出人头地"除了挤独木桥外,还有这掌握着人们命运的"少数人"的认识和偏见,会时不时造成僧多粥少甚至大为不公现象,从而助推了问题的发生,这点职场上混的人会更加心知肚明。

再有,这种地方,少数人控制着多数社会资源,所谓的"能人"在成为能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不正当、不仁义、不地道等恃强而能的问题,人们眼里看不惯,心里不服气,从而也会招致别人有的"说道"。而反观另一些地方,许多的评判权掌握在多数人手中,人们对"能人"的观察比较透明,许多的能人也是凭自己的打拼努力而有所成绩,所以人们相对口服心服,此种问题发生的程度就相对低。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人万勿  变天  阿富汗  意味着  人万勿什么意思  阿富汗变天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