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腊八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便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3) 对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4)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无粮食的民工被饿死在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民工们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大家都喝。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5)相传有老两口一辈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过日子,家业发达了,但儿子却不争气,败家败到无米下锅的地步,到了腊八这天,邻居接济他,煮了一锅“杂粮粥”。

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儿子改掉了恶习,开始正日八经的过日子,结果家景一天天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让人们以此教训警告后人。关于腊八节的习俗各地大同小异,反正"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这源自关于每个腊八节的传说都与粥有关。吃"腊八粥”寓意都含有不忘过去的意思。我们北方除吃"腊八粥”还有吃水饺的习俗,水饺形状象元宝,象征发财,腊八吃水饺是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今年是农历七月初八立秋,但老话说“七月立秋,万物不收”意味着什么?

农历七月十五,是个什么节日有什么讲究吗

还有三四天就要来立秋了,酷暑总算快要结束了,秋天凉爽的天气即将来临,今年立秋是阳历8月8号,凌晨3点12分立秋。在以前农村都是以农业为主,农民是以农历和二十四节气来合理安排农业,农事生产。以前农业技术不发达,浇灌不方便,大都是靠天收成,农作物收成不能保证,而且时常遇到自然灾害,为了预测灾害的发生,为了保证作物能够丰收,为了合理安排农事,由于农村人识字不多,农民就在在历年日常的劳动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认识到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用很多简单易记的农谚俗语代代流传下来用以指导,预测未来的农业生产生活。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一个节气,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在顾戴路立秋这天还会举行各种盛大活动,以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因此对于民间来说,立秋这个节气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通过立秋的早晚,立秋雨水的多少,立秋的时辰等来预测当年的收成状况。立秋在阳历的日子都是固定的,在每年的阳历8月7号或者8月8号,而由于我国使用阳历和阴历两种历法,这两种历法相差一个月左右,历法的不同导致,立秋在农历的日子又早有晚,早的话在六月下旬立秋,晚的话又在七月中上旬立秋。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日有  青峰  简报  农历  说法  农历7月8日有什么说法  「青峰简报」2021年7月8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