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伤亡真的是太过于惨重了。在红军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蒋介石派来了二十万大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他们想一举歼灭工农红军。说实话若是工农红军,再有李德他们指挥下去,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不过还好,因为经过遵义会议之后,大家推荐了毛泽东作为党和军队的唯一的领导人。也就是说,此刻带领工农红军和国民党战斗的任务就落到了毛泽东的身上。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还有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对战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终他觉得我们要采用灵活的作战方式,集中我军优势兵力,和国民党做殊死拼搏。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因为我军人数少,作战比较灵活,可以任意的在敌人的地盘上穿梭,而不被敌人发现。正是通过这种灵活作战的方式,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对国民党反动派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最后,国民党不得不赶紧逃离。正是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走出了困境,取得了四渡赤水战役的伟大胜利。这一次战役的胜利,不仅挽救了党和军队,更是挽救了中国以及广大中国人民。恰恰也是在这一次战役之后,工农红军开始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发展的。四渡赤水之战,被毛泽东视为他这一生打的最为得意的一次战役。
历史上神秘的草原帝国柔然是什么样的,它是怎么强大起来的?
在《木兰辞》里面有这么几句话“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诗句里面花木马替父从军,对抗的正是当时的草原帝国——柔然。此消彼长,当年的奴隶成为了如今的对手一直以来我们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花木兰替父从军,是代表中原汉人政权北上抗击游牧民族。
实际上根据文献记载,花木兰实际上代表的是鲜卑族的北魏政权。令人讽刺的是曾经的北魏也是纵横草原的游牧民族出身,如今却被同样是占据草原的柔然给入侵。实际上,柔然本是鲜卑人的奴隶。据《魏书·蠕蠕传》载:“蠕蠕,东胡之苗裔也,姓郁久闾氏。始神元之末,掠骑有得一奴,发始齐眉,忘本姓名,其主字之曰木骨闾。‘木骨闾’者,首秃也。
木骨闾与郁久闾声相近,故后子孙因以为氏。木骨闾既壮,免奴为骑卒。穆帝时,坐后期当斩,亡匿广漠溪谷间,收合逋逃得百余人,依纯突邻部。木骨闾死,子车鹿会雄健,始有部众,自号柔然,而役属于国。后世祖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在北魏鲜卑贵族看来,柔然人就像是虫子那样低贱,所以给他们取名“蠕蠕”。柔然人之所以这样被北魏看不起,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先祖木骨闾当年是北魏贵族的奴隶,后来因为长大成人才被免去奴隶的身份,成为了北魏的骑兵。
再后来因为行军误期,木骨闾逃到了草原,在这之后他的子孙慢慢建立起来自己的部落。反观曾经的草原霸主北魏政权,为了争夺更为富裕的中原地区,不断的汉化乃至于迁都洛阳。渐渐的马背上的鲜卑人失去了对草原的控制,北魏与柔然的较量也由此拉开了。一南一北同时兴起,柔然艰难险阻的的建国史最初鲜卑拓跋氏在草原称霸的时候,确确实实是压制住了柔然人。
从柔然的开创始祖木骨闾开始,经历了车鹿、吐奴傀、跋提、粟袁这几代人的奋斗。柔然人终于有了摆脱鲜卑拓跋氏控制的的实力,粟袁将部落一分为二分别给了两个儿子匹候跋、纥提。正是这两人吹响了独立的号角,虽然最终都被鲜卑拓跋氏给打回原形。再后来纥提的儿子社仑经历了一番磨练之后,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恰逢此时的鲜卑拓跋氏有意南下进取中原与后秦、后燕、西秦以及南燕、南凉等政权互争雄长,无暇北顾,因而给柔然的发展以可乘之机。
社仑趁此机会攻破敕勒诸部落,尽据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水草丰茂的地区,势力益振。接着又袭破蒙古高原西北的匈奴余部拔也稽,尽并其众。整个蒙古高原和周围诸民族纷纷降附。柔然统一漠北后势力所及:“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同柔然在北方草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样,南下争霸的鲜卑拓跋氏也顺利的统一的中国的北方地区,建立起了北魏政权,也拉开了两个新老草原帝国的百年争霸,这才有前文提到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文章TAG:益振 鼻祖 盐铁 专卖 益振的意思是什么 盐铁专卖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