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文化和精神是什么,如果山西没有煤,我们会怎么样?

作为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的外省人,对山西人的优缺点了然于胸。不同地区的山西人有不同的特点,我个人总结(请轻喷):晋南人是山西最聪明的人,头脑灵活,缺点是不太厚道;吕梁人吃苦耐劳,有拼劲,缺点是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晋中人是晋商的起源,藏富于民,善于经商,缺点是精于算计。太原人温和怀旧,性情中庸,缺点是懒散疲塌。

忻朔人士敦厚实在,缺点是保守。雁北大同性情刚烈,缺点是不太遵守规矩。不同地区的差异恰恰是山西古老多元文化造成的。山西晋南地区运城临汾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的区域,这里很多古老的遗址遗迹。晋东南的长治晋城又是最早的商道重埠。雁北大同曾是中原的北关,走西口必经之路,游牧民族和汉风晋韵在这里混杂。吕梁大山毗邻黄河和陕北一衣带水。

太原晋中曾是商贾云集富甲一方。山西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但是后世对此未能充分挖掘传播,文化传承有很大的断层。相当数量的山西人估计连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古老令人骄傲的土地都不太了解。说起山西,很多人就提到晋商文化。但作为旁观者,本人对山西所谓晋商文化颇有微辞,认为它根本代表不了山西的精神:晋商文化说到底还是官商文化,朝廷和商人的勾结,所谓汇通天下实为官府兑换官银之便,无诚信则面临官方打压。

到满清灭亡,现代金融崛起,晋商没能及时转型,很多晋商大佬未能转成实业产业或跟上近代潮流,带着巨额财产回乡盖起各种大院,与浙商徽商相比,则显短视。与山西古老文化如影随形的是,山西作为煤炭大省早该富可敌国。但资源一直以来被国家控制,支援了全国建设,山西却落下满目疮痍。煤炭市场化以后,私人小型煤矿纷纷上马,事故层出不穷。

国家下狠心关停并转,依靠大型煤矿支撑山西经济,这种单一的经济模式在市场变化情况下十分脆弱,在近几年煤炭市场低迷的行情下,山西经济尝到了单一过分依赖煤炭产业的恶果,经济极速下滑,成了国家后列地区。本题提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文化,一个是煤炭。恰恰就是山西的大小王。可惜山西人同时拿着这两张王牌,却并没有打好。

历史上哪些战争,是因为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取得的胜利?

我们都知道的四渡赤水之战,就是属于这样的一场伟大的战役。说白了这一次战役的胜利,起着最大作用的人就是毛泽东,正是毛泽东以少胜多,带领工农红军打赢了这次战役。为什么我们这么说呢?因为在四渡赤水之前,李德、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了工农红军的数量锐减,本来工农红军有八万多人,但是,经过李德等人的指挥,最终工农红军只剩下三万余人。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益振  鼻祖  盐铁  专卖  益振的意思是什么  盐铁专卖的鼻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