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弟子子贡也曾对商纣王是否是一个残暴无道的君王提出过质疑。他认为,这应该是被人强加于头上的罪行,是有意丑化载赃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后面各朝代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这是政敌别有用心的宣传,实际上奢侈荒淫、镇压反叛、剪除异己等等,这都是帝王特有的共性,非纣王独有,把纣王描绘得如此荒淫无道、骇人听闻、令人发指,显然有夸张过度。
另外,把罪恶的根源扯到女人(妲己)的身上,道理也显得太过牵强。在古代,女人实际上是没有地位的,再说妲己不过是被打败的部落的女儿,能左右得了帝王吗?显然不可能。那么,武王伐纣,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出于什么原因呢?据《吕氏春秋》记载,纣王企图以武力来威胁而聚敛各诸侯、方国的财货,于是引起诸侯、方国的反叛。
当时东夷本来与商族有族源关系,因不满商纣的压榨而叛商,于是商纣王便派国中主要兵力去征讨东夷,结果被周武王乘机而灭商。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庇、少师疆抱其乐器而奔周。于是武王偏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如何看待“武王伐纣是一场诸侯国趁帝辛征讨外族时偷袭而获胜的战争”的观点?
准确地说,武王伐纣是一起内外勾结的政治阴谋,整个过程曲折、阴暗,充满了权谋诈术,而纣王是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有为之君,没有之一。1、纣王帝辛是商王帝乙的小儿子,他最后成为商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份是嫡子。纣王有几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比如微子、箕子(韩国人的祖先)等,他们由于都是庶出,没有王位继承权资格,但是他们都对纣王心存不服。
纣王继位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商王朝已经立国500多年,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弊端。首先是诸侯分封的国家体制让中央王朝受到严重的威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那些分封诸侯们日益坐大,比如西岐的周部落。外部的威胁是诸侯国,而商王朝最大的威胁来自内部。商朝立国后,国家体制变得高度集权,最高权力并不是在商王手中,而是在以贵族阶级为代表的神权手中。
商朝是一个极度重视祭祀的宗教朝代,商朝前期必须用宗教手段来笼络、安抚诸多部落和诸侯国。商王朝权力分为两部分:神权和王权。这两者相辅相成,又相伤相杀。商王利用神权来笼络民众,凝聚民心;神权利用商王来影响政局。随着时代的发展,神权的权力越来越大,因为国家几乎所有的重要决定和决策都要进行祭祀,问政于鬼神,而鬼神的回答只能通过祭司来解答。
文章TAG:武王伐纣 周武王 占卜 啥事 武王伐纣占卜得什么卦 周武王做了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