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在小暑前后是最肥美,粗壮的,并且黄鳝带走特有的泥巴味,加上土鸡汤香味综合,真是人间美味。别小看这道黄鳝汤,蛋白质含量高,补血、滋阴补肾、固元祛湿,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但是有一点,黄鳝必须是活的,我们要看着现杀,不能吃死的,死的黄鳝身体变得像棍子一样,很好辨认,吃了有毒,这点一定要记住。这不昨天晚上,和我们湾几个伙伴,拿着照明设备,去野外照黄鳝,费了很长时间,才抓了几条,野生黄鳝真的少了。
农村谚语“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是什么意思?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地开裂”,字面意思是,小寒大寒节气(大概是每年的1~2月份)如果降雪少,那么就对应着小暑大暑节气(每年7~8月)少雨干旱,土地开裂。这句天气谚语其实在气象中也有专门的术语,叫做韵律。韵律其实是天气现象的前后呼应,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天气的周期性。在出现了某种天气之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总是会有另一种天气出现,这种现象就叫做韵律。
一般来说,韵律有30天,60天,90天,150天,180天等等。它不是玄学,而是人们对天气的一种归纳总结。从古至今,韵律一直是我国进行气候预测的重要方法。古代虽然没有“韵律”这种叫法,但很多谚语当中都包含着韵律的思想,比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再比如“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而在现在呢,虽然有数值模式产品进行气候预测,但仍然会有一些研究针对韵律现象进行。
比如题目中提到的这句谚语,指的是冬季和夏季之间的降水的对应关系。我曾经看过一篇论文,就是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和次年夏季的降水展开的研究,发现这一带冬季降水异常偏多的时候,次年夏季的降水也会异常偏多,反之亦然。研究还发现,冬季和次年夏季降水出现明显的韵律关系时,通常会对应着东亚冬夏季风活动的同时偏弱和偏强。
今天小暑,农村老人常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啥意思?
今天是小暑节气,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是夏季的第5个节气。小暑过后,天气会越来越炎热,降雨也会越来越频繁,上蒸下煮的日子也就此拉来帷幕。小暑过后紧接着就是大暑,小暑和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所以在农村中关于小暑和大暑的俗语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的意思是,如果在小暑节气时天气就已经变得特别炎热,那么等到大暑节气到来后,炎热的天气并不会继续延续下去,而是开始变得凉爽起来。
文章TAG:小暑 二十四节气 小暑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小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