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文公躬擐甲胄下句是什么

出处 《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晋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解释 指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文公躬擐甲胄下句是什么

2,晋文公哪个朝的

东周以下详情:中文名:晋文公别名:重耳、晋侯重耳、晋重耳国籍:中国(东周晋国)民族:华夏出生地:曲沃(今山西闻喜县)出生日期:前697年逝世,日期:前628年职业:诸侯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主要成就:强大晋国勤王周室城濮败楚制霸中原谥号:文公父亲:晋献公

晋文公哪个朝的

3,晋文公是哪个朝代的

晋文公,初为春秋时期晋国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狐偃为帅,赵衰,胥臣辅其政,栾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将其兵,贾佗,阳子制其礼,晋国由此大治。对外,联秦全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晋文公是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谥号“文”,侯爵,称“晋侯重耳”,简称“晋重耳”,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是哪个朝代的

4,晋文公的父亲是谁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姓名 姬重耳   谥号 文公   陵墓 今山西省一带,待考   政权 晋国   在世 前697年或前671年 - 前628年   在位 前636年夏历二月 - 前628年夏历9月9日(公历10月27日)   父 晋献公   母 狐氏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文霸是谁

春秋战国时代,先有老子、孔子,后有诸子百家争鸣,可谓各领风骚。后世以孔为尊,其实也并不表示孔子的成就和学说就超越那个时代的其他学者,只不过是汉朝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以及后世帝王的推崇使然。况且,向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想必这种说法大家都听说过,所以并无“文霸”之说。
是不是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里只有他位号是文公。
这主要还是因为商末周初时推行的井田制所造成的。井田制虽然名义上仍然保留着天下土地归君主所有,但实际上,土地的所有权已经向地方上转移。这就给之后的诸侯崛起提供了物质和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古代王权的强弱往往都是以土地的多少来衡量的
顶个任务,谢谢

6,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的原因和齐恒公有和相似之处又有何区别

两人都是捍卫周天子的尊严并且踩着楚国上位的,齐桓公即位后重用管仲,使得齐国迅速强大起来,加上继承了周王赋予姜太公征伐诸侯的权利,齐桓公数次召集诸侯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政治口号。最后以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过滤祭酒的某种茅草而率领诸侯联军进攻并逼降了楚国,至此奠定了他霸主的地位。 晋文公是在周朝王室发生内乱的时候派兵保护了周天子(襄王?记不大清楚了)从而获得了周天子的感激,不但从自己的京畿中划出数座城池赏给了晋国,还屡次封赏文公。最后楚国犯宋,晋国南下救援,在城墣击败楚国名将子玉,成为了新的霸主。 不同之处在于,齐国只是逼降了楚国而楚国保留了自己的实力,而齐国成为霸主更多的是以德服人,特别是无偿援助燕国抵抗胡人入侵。而实际上军事实力并不是太强(曾败于鲁国),这也是桓公一去,齐国的霸主地位就立马丧失的缘由。 而晋文公是在正面击败了强国楚,这在中原诸侯心中可是比逼降更有威慑力的。观察以后的历史,即便文公去世,晋国还是数代称霸中原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压着楚国打),要说不同之处,可能就在这里吧
改革

文章TAG:躬擐甲胄  甲胄  是什么  什么  文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