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易经的区别?周易属于易经,二者没有区别吗?

《周易》和《易经》原本不是同一本书,《周易》是巜易经》和《易传》组合而成。6500年前,伏羲一划开天地,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画出八卦。没有文字,只有结绳记事,画卦寻理,以卦治天下。64卦只有卦画卦名于一体,却无卦辞,史称天卦。这就是《易经》形成的源头,开启了中华大地第一缕文明之光。神农时期的《连山易》64卦,以艮为首,同样有卦画卦名无卦辞-。

黄帝时期的《归藏易》64卦,以坤为首,有卦画卦名,无卦辞。夏朝推行《连山易》,此时有卦辞,却是以神话语言出现。商朝是在《连山易》的基础上推行《归藏易》。周文王从伏羲的画卦到《连山易》《归藏易》,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整理并加以完善,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周易》。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共计大约5100多字。《周易》: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周易》出自《易经》而有所发展,文王得八卦之原理,以世间之事与天地之道相对映。《连山易》《归藏易》都以失传,我们现在所看到易学发展的脉络也就是伏羲八卦——周易——易传。孔子五十岁学易,从此发不可收拾,并对《周易》进行全面的注释,以便后人能更好地读懂和理解。孔子作易传十余篇,大约一万五千字。《易经》加《易传》称为《周易》,共两万多字。

《易经》讲的是64卦,《易传》是对每一卦的注释和说明。孔子说:“易与天地难,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蕴涵着朴素而深刻的自然辩证思想。《易经》人更三圣,时历三古。从“无字天书”升华为古代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自然哲学经典,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演变过程,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开山之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易经》开头的前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对现代人来说有什么启示?

感谢邀请!亁:元、亨、利、贞。乾卦,阳性,六画上下皆奇数,为伏羲所画,可见其阳之纯而健之至。文王认为:乾为天.道大通而至正,言其卜得此卦者诸事顺遂,利必正固。可以得开物成务之精髓要义,大吉也。孔子作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讲如何学《易》的问题,总的说就是:乾,包括天地人物皆有;分开讲就是:元亨利贞。

元亨利贞,既可以解释为春夏秋冬,又可以解释为东西南北、或者是仁义礼智等等。学习《易经》最忌死板不能通达地活学活用,否则就学不好。对现代人的启示是:乾有自然界的乾,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乾,要按客观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开物成务,以乾之徳性,成就各种事业。乾、元,是开始之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怎样看待《易经》?《易经》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有什么实用价值?

《易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文化古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种种坎坷与考验。或褒或贬,时兴时衰,然而却依然默默地为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它在思维科学和认识论方面的价值,及其对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广泛启迪和影响,逐渐的引起国内外学者所肯定和重视。《易经》的内容是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八卦以及所洐生的六十四卦及卦爻,称为《周易》对于《周易》的周字,也存有几种说法,但有不少人认为周指的是周朝,这种说法也被多数人认可。

即认为《周易》是周朝的文王所作。而《易传》的内容则是对八卦及六十四卦及卦爻词的解析内容。简称《十翼》。据传系春秋时期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多人所作。其中〈系辞传〉也称〈大传〉是对易的整体论说,是具有很深遂的哲学著作。〈文言传〉是对乾卦与坤卦的详细解说。〈说卦传〉则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易〉的简明论说,后半部分是在说明八卦象征的现象。

〈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解说。〈杂卦传〉将六十四卦中相对的两卦为一组,然后用一句话解释。以上就是《易经》的全部内容。《易经》是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变化的一切规律及现象。它所阐释的阴与阳的思想,也就是“系辞上传”中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即一阴柔一阳刚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之规律,也就是天理与人道。

这种宇宙万物阴阳无穷变化作用的法则,即“天人合一”。也是《易经》的中心思想理论。《易经》用天地变化规律法则,告诫人们应效法“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的宇宙精神,告诫人们崇尚道德修养,施展聪明才智,在事业上努力进取,以符合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来成就至高无尚的事业。以上就是对《易经》所作的简单介绍及个人认知。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周易  易经  有周易是什么意思  易经讲的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