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揭示天地自然及社会发展变化之规律,对儒、道、墨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影响。易学就像一个万花筒,其博大精神的原理在各门学科都得到广泛运用,如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历法、数理、生物、音乐及军事、医学、武术、气功等方面都与《周易》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喜欢本文请关注,觉得不错请赞一个,谢谢。
周易和道德经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具原典性?
《周易》包括经(《易经》)和传(《易传》)两部分。《易经》最初是一本占筮之书,主要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和卦爻辞。六十四卦卦象由八卦重叠而成。八卦由阴、阳三叠而成。八卦卦名、卦象及象征意义如下:乾,象征天,刚健;坤,象征地,柔顺;震,象征雷,奋动;巽,象征风,顺入;坎,象征水,险陷;离,象征火,附着;艮,象征山,静止;兑,象征泽,欣悦。
每卦六爻,阳爻以九代表,阴爻以六代表。每爻自下而上分六位,称初、二、三、四、五、上。故各卦凡阳爻居此六位者,称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凡阴爻居此六位者,称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卦爻辞是在六十四卦符号下撰系的文辞,分别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据说是伏羲画八卦,文王将八卦两两相重演变为六十四卦,并系以卦辞,周公作爻辞。
《易传》是最早的一部解释《易经》的书。一般认为《易传》由战国时代的儒家所作。因其有十篇,故称为“十翼”。《彖传》上、下两篇是说明每一卦的基本思想,解释卦辞。《象传》上、下两篇,一部分是说明如何按照卦的基本思想去行动(又称为“大象”),一部分是解释爻辞的(又称为“小象”)。《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两卦的基本思想的。
《系辞传》上、下两篇是总论《经》的基本思想的。《说卦传》是总述八卦代表的各类事物及其原理、变化等。《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说明。《杂卦传》是说明各卦之间的关系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从创作年代来看,《周易》显然早于《道德经》,《道德经》也受到《周易》的一些影响。
文章TAG:周易 易经 有周易是什么意思 易经讲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