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时,只可伤其本性,而不影响其调候之性。如寅卯木克丑辰土时,只是丑辰不生金,但照样能晦火。四,结束语:1,天干地支,为《易经》的预测体系对奠定了数理基础,在沟通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2,天干支地,不用考虑得过于复杂。只要领悟到,干支作用的实质是“相同时间不同空间。

天干地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感谢邀请。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至晚,在商代就已经被用来纪日了;“干支”,分别是古人的两种计数方法;其来源,当是“枝干”之“干”,以及“枝干”之“枝”;前面加上“天”、“地”二字,是阴阳五行学说成熟以后的事。 一商代甲骨文和金文证明,那个时候,就是距今3300年前,已经采用干支纪日法。 当时,“十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及“十二地支”的“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戌”这些字,都已经有了。

以干支配合、循环往复纪日的甲骨卜辞,出土了不少。最著名的一片,是编号为“《合集》37986”的甲骨。 甲骨文中,也有了“干”字,不过是表示武器。狩猎的“狩”字,是人手持武器的象形——人手握“干”。“支”字未见。由此可知,商代,并不以“天干地支”称呼这二十二个字。 (甲骨文中的天干)二商代,不以干支纪时,而是一干支代表一天,分昼和夜,称为“日”和“夕”。

纪时还相对粗旷,分为十七时段,“日”间时段多,“夕”间时段少——日夕时段长短不一。 当时,也不以干支纪月纪年。 纪月以数字,即一二三四。这对后世亦有关键性影响。 当时的人们,已经使用阴阳合历是确定的——按月亮朔望确定月,按太阳光的回归计算年。而且懂得了置闰,只是稍有混乱——一般是置闰时一年为十三个月,但从甲骨卜辞看,显然有忘记置闰的时候,以致一年中有多个闰月。

商代的纪年方法,目前从甲骨卜辞中,未发现有明确信息。 (甲骨文中地支)三干支的产生,一是一定和农业生产有关;二是很可能与自然现象和计算方便有关;三是和商代祭祀有关,这一点后面说。 比如“天干”。 商代,很明确,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方法。李约瑟曾对此十分感叹。 西方,古希腊也使用的是“十进制”。

有学者提出,这与人有十个手指有关。所谓“掐指一算,计上心来”。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最初的古人,肯定是靠数手指头计数的。澳洲原始部落的人们,在上个世纪初,最多就能数到十个手指,能把自己十个脚趾加上的,就是“大天才”了。 为何又有十二个地支呢? 其实,世界上各国的早期居民,以“十二”计数的不少,英制现在还包含这种计数方法。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天干  十大  八字  五行  解读  十大天干是什么  五行解读八字十大天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