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年、阳历年、阴历年和农历年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现在使用的历法有阳历、阴历和农历,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下面作以简单的回答,希望各位网友喜欢!一、什么是历法历法,简单的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历法是关于时间的计算方法的科学,是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直接与天体运行的周期有关。

例如:2020年5月18日,这个时间就是通过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比例计算出来的。准确的计算时间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太阳、地球、月亮这三个天体运转的周期比例都不是整数,通常说的一年12个月或365天,只是一个概数。实际上一个回归年为365、2422天,一个朔望月为29、5306天,它们即不是月的整数倍,也不是日的整数倍。

所以,历法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别。人们为了使用和计算方便,使年、月、日的周期能够互相配合,并且都能以整数进位,便人为的规定历法中的年和月都是整数日,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规年,这是历法的主要内容。因比,历法是计算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周期比例的学问,是以三个天体的运转比例为研究对象的。

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这种比例关系,就是不同的历法。二、什么是阳历阳历的全称为太阳历,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和民族通用的历法,所以又叫“公历”。阳历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所出现实规律制定的。它把地球绕一圈所用的时间定为一个回规年。回规年是太阳历的基本周期,这个周期起始定为365日,后来经过精密的计算,确定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约合365、2422天。

太阳历有大月小月之分,每年十二个月的天数不规则,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2月为日28天,闰年2月为29天。除二月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外,每年各月的天数都有一定的数日。7月以前,单月为 31天,双月为30天;八月以后,双月是31天,单月是30天。人们为了便于记忆,编了一首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每逢此月全是大;四六九冬三十天,唯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准在二月加。(冬即十一月,腊即十二月)三、什么是阴历阴历全称为太阴历。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4200多年前就有阴历的叫法,它是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朔日定在阴历每个月的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望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公历  冬至  公历是什么  冬至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