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什么是阳历阳历的全称为太阳历,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和民族通用的历法,所以又叫“公历”。我国现今有人以为公历是外国的,我国无阳历,只有阴历,农历,这样理解认识是有误的,是不了解历法常识及变化。农历是我国特有的,实际是阴阳合历。四、什么是农历把阳历和阴历二者配合起来的历法称为“阴阳合历”,也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农历”。

阴历、阳历的由来是什么?

阴历、阳历的由来是什么

“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西历”。我国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叫做“新历”。“公历”原为公元前46年罗儒略.恺撒始创,故此又称“儒略历”。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历高利十三世命人对“儒略历”加以修订,从而成为今日之“公历”,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通用,我国也自民国元年开始采用此历。

”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我国在民国纪元年之前采用此历,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旧历”,也称为“农历”。“太阴历”历史上共有四种:秦建亥,即以现行的阴历十月初一为正月初一;周建子,即以现行阴历十一月初一为正月初一;商建丑,即以现行阴历十二月初一为正月初一;夏建寅,即是现行的阴历,以寅月第一日为正月初一。

因现行的阴历是夏朝采用正月建寅的太阴历,故又名为“夏历”。相传,我国古代太皇氏制干支,伏羲氏作甲历,黄帝氏命大挠作甲子,太昊氏设正历,颛顼氏作新历帝尧氏命羲和敬授人时,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润月定四时成岁,与近世推算回归年略等。夏后氏颁夏时,从而为我国正朔之唯一标准。“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即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

其特点是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历月的平均值与朔望月相接近(一个朔望月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为便于计算,故以大月30天、小月29天计。逢单的月份为大月30天,逢双的月份为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共计365天。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数位,与回归年无关,月份与四季寒暑也无关。由于这种历法与农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故此逐渐被淘汰。

至于当今仍有少数伊斯兰国家仍然沿袭这种历法,多与宗教原因有关。阴阳历,又称阴阳合历,是民国之前采用之历,故也称“旧历”,因我国在夏朝时就用了这种历法,所以又称为“夏历”,此种称法一直沿用到解放后,直到1970年以后才更名为“农历”。“阴阳历”虽然与“阴历”都以朔望月为历月依据,但阴阳历多设置了闰月及二十四个节气的办法,从而使历年的长度等于回归年,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无疑比“阴历”更优越。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公历  冬至  公历是什么  冬至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