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之及此,悲从中来,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到阴曹地府后,诸鬼魂依次接受九殿阎罗的盘查、审讯,最后根据他们各自生前的善行恶举,或坠入地狱,或投胎为人。离开阎罗大殿之后,便来到一个叫孟婆庄的地方,孟婆专司“由阴转阳”之事。投胎前让每个魂灵服下一碗孟婆汤,亦叫迷魂汤,这样便可把前生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说到这或许就明白:之所以准备一个盆底带眼儿的瓦盆,就是为了把迷魂汤漏掉,以免死者误饮,忘掉阳间的亲人。

说法二:从前有一个读书人,娶了一房媳妇生下一个男孩后不久因病去世。不久后这个读书人续娶了一房媳妇,这个媳妇待书生的孩子像亲生儿子,白天抱着夜里搂着。不成想孩子到了三岁,这读书人生病身亡了,撇下了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有男人时家里就不宽裕,男人一死,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但即使这样这妇人对孩子也从没缺过一口吃的。

在他家床头柜顶上有个盆,妇人买来的吃的都搁在里边,让孩子随便拿着吃。日子长了,孩子就习惯了,饿了就在盆里拿东西吃。孩子长大后也读书中了举人,成了出名的人物,还是经常到柜顶盆里拿东西吃。后来妇人操劳过度,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就死了。秀才哭的死去活来,看见柜顶上那个盛东西吃的空盆,就想起娘来,止不住地哭。

在场的人商量,想把盆摔了,省得他看着伤情。到第三天,金生头顶着盆跪在棺材前哭着:“娘,您好苦命啊!”哭着哭着就昏过去了。人们凑这个机会把盆给摔了。从这以后,谁家死了父母,儿子为表示孝心,也买个瓦盆,在里边烧箔化纸。到发丧这天,在大街当众摔了,叫摔盆。又因为摔时在孝子头顶一下子,所以又叫“顶盆”。当然还有不同版本的说法讲究为什么摔盆,到现在也都是各说各的,但摔盆在整个丧礼中是孝道的一种表现,对于这样的仪式感,不应被淡化,被遗忘,这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农村过去总有人晚上遇到“鬼打墙”,现在为何没听说,是什么原因?

提到“鬼打墙”这种怪异的现象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本人曾经就切身经历过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夜晚:有关于“鬼打墙”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已久,但亲身经历者恐怕是寥寥无几。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笔者本人就曾十分“有幸”的亲历了民间传说中那所谓“鬼打墙”的整个过程。上世纪90年代,在轰轰烈烈下岗的浪潮中我也失业了。我去当地某郊区的一个建筑用红砖厂做了一名临时工(打工)。

在那个年代也正是建筑行业的鼎盛时期,建筑用红砖的需求量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为了加快制作进度满足市场的需求,场里特制定了三班倒工作制。我的家距离我所工作的砖场大约有五六公里左右的路程骑自行车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往返于场区我有两条路可选择那就是公路与比较荒芜的山路。如果走山路可以节省大约十余分钟的时间(上白天班经常走此路段)即便是如此我大多还是选择于公路,因为即便是没有路灯的情况下(晚十点三十分停电)毕竟偶尔也会有过往行人往返于此路段。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寻子  528  伴奏  农村  2017农村磕伴奏是什么  寻子的528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