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八卦掌练功十要

  (一) 要静

  静非虚无之静,乃意念须集中,即一真字。于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如溪水潺潺共大山,山峦之幽静唯显涓涓细流一缕之动,涓涓细流又衬巍然大山浑然之静。

  (二) 要松

  松即全身放松,周身关节放松,以求得自然。松则气血畅通,松则能静心静气,松则能沉肩坠肘。

  (三) 要塌

  即要往下松沉塌劲。腰松沉下塌,重心下降,则气自然沉于丹田,肩坠腰,腰坠胯,胯坠膝,乃至气沉、肩沉、肘沉、腰胯坠沉,方使周身上下浑然而成一团神,以达于三真,即心真、神真、力真,使气不松散,浑圆一气,凝聚如球而汇于丹田。

  (四) 要扣

  即扣脚合膝。脚扣膝合方能生裹劲、得合力,裆部方能防护严紧,谷道方能缩收。

  (五) 要提

  即提肛、提尾闾。肛须用意提起,方能使气固于丹田,以令督脉畅通。

  (六) 要顶

  即舌顶上颚、头顶天、掌顶前,谓之三顶。舌顶上颚,可接任督二脉,此谓搭鹊桥,即前后贯通小周天之功;头上顶,则脑气振,脑气振,则精神焕发,尾闾方能中正,周身气脉畅通,进而可生项背之力,即如歌诀所云:尾闾中正神贯顶也;掌前顶,则气血畅通无阻,意之所至即气之所至,气之所至即力之所至。

  (七) 要裹

  即肘肱往里裹劲。惟有肘臂往里裹劲,方可达胸空背紧,而生合抱之力,如抱一物状,抱成一个整劲,拢成周身上下一团神。

  (八) 要垂

  即沉肩坠肘。肩垂则气沉,气沉则力真;肩沉则肘坠,肘坠则腕塌,腕塌则掌心涵蓄,掌心涵蓄则掌指沉实。

  (九) 要穿

  穿掌为八卦掌独擅之手法,连环穿掌换势,可致敌方措手不及,目乱神迷,无以招架。即如歌诀所云:天然精术怕三穿也。

  (十) 要缩

  胸要涵蓄,两肩两胯往里合劲收缩,周身上下好似弹簧,收缩蓄力,一触即发。

  

  二十八、转掌要义五则

  (一) 空胸

  即涵胸。胸涵则膀缩,膀缩则力合;胸涵背紧,背紧则项背之力自生,故习八卦掌时务须空胸紧背。

  (二) 下单腰

  八卦转掌之走圈,左转则下左腰,右转则下右腰。若两腰齐下沉,两腿所受之力平均,而全受上身之重量压力,便难得灵活轻便。

  (三) 拗胯

  八卦掌之举步,无论左转右转均以弯步而行,行步若胯不随和转拗,则势板力滞,难以进退自如。即如歌诀所云:拗胯合膝抓地劳是也。

  (四) 掰膝

  八卦掌步法有云:扣步如丁,掰步如工。掰脚上步必掰膝,掰脚不掰膝,则腿部出动力不圆满,拗胯弯步劳力大而势法呆滞有欠灵活。

  (五) 抓地劳

  八卦掌双脚走转,务必落地生根,五指抓地,须如掌谚所云:腿似钢鞭脚似钻。

  

  二十九、空顶圆坠四字诀

  空即手心空、脚心空、胸心空,谓之三空。掌心空,则气贯到掌,掌贯指,能使指贯有鹰爪之力,捉拿万物;脚心空,根气生,气生二足稳,推拉不动身;心胸空,则练法精。

  顶即舌顶上颚、头顶天、掌顶前,谓之三顶;

  圆即脊背圆、虎口圆、两手互抱要圆,谓之三圆;

  坠即肩坠到腰,腰坠到胯,胯坠到膝,膝坠到足,谓之四坠。

  

  三十、转掌功架十二要

  身直,项竖,肘坠,背圆,胸含,腰塌,掌顶,裆扣,胯紧,膝抱,屈腿,趟泥步。

  

  三十一、三相八形

  三相:行走如龙,回身如猴,换掌如鹰。

  八形:鸡腿,龙身,熊膀,猴相,虎坐,鹰翻,鹞钻,蛙形。

  

  三十二、八卦掌盘拳走转行功要领三十六歌诀

  (一)头顶颌勾身正直,塌腰躬腿虚实步,沉肩坠肘伸前臂,扭腕挺掌拉食指。

  (二)一臂伸推一臂屈,眼向伸臂虎口瞧,伸臂推把屈拉弦,好似弯弓射大雕。

  (三)虎口圆撑掌心凹,拉指挺掌指上翘,推把拉弦扩胸肺,屈膝行步腿脚健。

  (四)屈膝躬腿趟泥步,外扣内直走圆圈,扭腰塌腰把肛提,形如推磨团团转。

  (五)身随步转手随手扭,扭腰扭颈塌腰鼓腹,配合呼吸化纳攻吐,屈膝躬腿脚趾抓地。

  (六)走掌身躯莫倾斜,前俯后仰都禁忌。扭腰小腹紧贴股,步履沉着身平稳。

  (七)势势动作左右练,循环往返不散顿,先向稳实求平正,神奇百变熟中生。

  (八)穿掌手贴肘下出,避实乘虚才有功,脚踏中门寻门路,斜出正入随人动。

  (九)穿掌手法要牢记,后掌穿出前掌收,相互配合相辅成,身手步腰动协调。

 7/13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