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牌位实例)传统婚礼要不要给祖宗牌位行礼。(祖宗牌位模板)总之,结婚供奉祖宗牌位怎么写问题,其实就按平时你家乡的祖宗牌位怎么写就怎么写,没人立有祖宗牌位的人家,如有必要时,一般按你所在的老家的风俗习惯来写祖宗牌位,立有祖宗牌位的人家,就不必专门为结婚再写一套立有祖宗牌位,用原来的就行。

1、祖宗牌位如何摆?

祖宗牌位如何摆

按传统宗法制度是:左昭右穆。《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立庙为祭祀,始祖庙居中,周人奉后稷为始祖,故后稷庙居中,其以下先王按左昭右穆排两边。周朝建立始于武王姬发,但其父文王是是奠基者,故以文王为昭祧庙,居左;武王居穆位,享穆祧庙,

文王开基,武王伐灭商,功德至伟,故文王昭祧庙、武王穆祧庙与始祖后稷庙三庙,万世不毁(为不迁之庙)。以下各王庙按辈份左昭右穆排至四庙(为代迁之庙),与始祖庙、昭祧庙、穆祧庙而七,是为“天子七庙”,若超过七庙,便“亲尽庙毁”,须毁先庙(“万世不毁”之三庙除外)建新庙,即依次把前面的昭庙、穆庙毁掉,其神主(牌位)移至始祖庙仍按左昭右穆排,再为新逝之王按昭穆序位立新庙。

需要说明的是,周王父子相传为嫡长子继承制,兄弟、叔侄继位为非法,若嫡子一系断绝,便须从下一辈中挑选一人(一般为崩王侄)过继承祧。故昭穆左右横排相对者必是父子,而每边纵列相连者必是祖孙,所谓“庶人祭于寝”,普通百姓只能寝祭。唐朝始创私庙,宋改为家庙,后世又有祠堂,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自此称家庙为祠堂。

2、儿子结婚供奉祖宗牌位怎么写?

结婚要不要供奉祖宗牌位,就看婚礼的举办地在哪,婚礼的举办地不同,对供奉祖宗牌位的要求不一样,城市楼房人家的婚礼如果婚礼的举办地放在酒店,属于商业场所,在那里热闹一番就离开了,一般情况下,都没有人放供奉祖宗的牌位。也有的地方比较注重对祖宗的尊重,新娘进门的时候,首先在家中给祖宗牌位行礼,然后再到预定的酒店举行婚礼,一举两得,

不过家中要设有祖宗牌位。有的地方就不讲究这些了,毕竟,城市里的房子都是套间,大部分人不再把农村或小城镇老家堂屋(厅堂)的祖宗牌位立时尚的屋子里,一小部分人还保留了传统,在客厅供奉祖宗牌位。立有祖宗牌位的人家,就不必专门为结婚再写一套立有祖宗牌位,用原来的就行,没人立有祖宗牌位的人家,如有必要时,一般按你所在的老家的风俗习惯来写祖宗牌位。

为什么呢?虽然全国各地祖宗牌位写法大同小异,但地方风俗不同,写牌位还是有所区别的,也就是这小小的区别,可能会引起人家的笑话,结婚是大喜事,亲戚朋友都要到家里来看看,别让他们看出笑话来。(祖宗牌位模板)乡村城镇有自己房屋的婚礼乡村城镇有自己房屋就意味着有自己家的堂屋,有的地方称厅堂,婚礼仪式一般在堂屋里举行,也就是俗称的拜堂。

按民间传统的习俗,结婚时男方要将堂屋打扫干净,然后要贴上对联,挂一张写着“鸾凤和鸣”大红纸,堂屋的神龛如果是永久性的,就将其擦干净,如果是红纸贴的,就要重新换成新的,上面的神位和祖宗牌位与原先写的内容不变,有的人家的堂屋放神龛的地方,没有设神位和祖宗牌位,而是张贴了伟人像,这样的人家为数还不少,农村堂屋尤其多,且一直坚持。

如果又想供奉祖宗牌位,又不想动伟人的像,那只好临时做一个放在供桌上,这就得写牌位,像这种牌位,一般不写“天地国亲师位”,只写祖宗,又不能只写几代,而忽略其他祖宗,那就要把所有的先祖包括进去。如“堂号 历代先祖之香位”或“姓氏 历代先祖之神位”等,还是那句话,各地有各地的风俗,在写法上并不是统一的标准,地方不同有差异。

如用纸写,一定要用红字,墨汁字和金粉均可,如果在女方家举办婚礼,也要与上面的程序一样。至于出嫁的一方,虽然出门时,女儿辞家时要先辞祖宗,但女方家一般不写对联,也不用换祖宗牌位,这也是一种传统习俗,毕竟是嫁女,家里出去了一个人,(祖宗牌位实例)传统婚礼要不要给祖宗牌位行礼?很多人可能是因婚礼那天太热闹了,程序一道接一道,而一些细节就容易忽略。


文章TAG:牌位  祖宗  摆放  祖宗牌位如何摆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