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皇帝的兄弟就不讲究这个避讳呢。秦代,已经有了法律性质的避讳制度-国讳,宋朝还专门制定了《礼部韵略》,详细规定了需要避讳皇帝的字,总共是325个,其中宋高宗赵构的“构”字需要避讳的最多,达55个,不仅如此,连本朝的地名、书籍典章遇之也要避讳。
1、中国人为什么避讳“四”?
避讳“四”,俗称为忌“四”。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忌“四”,只是中国的部分地区有这个讲究,而有一些地方并不忌讳,相反,还认为“四”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忌“四”的习俗一般按地方的口音,是民俗文化中一种联想作用,即“四”与“死”谐音。人们就将“四”这个数的读音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因而心里忌讳,现举几个例子说明:我国东北有的地方(不是所有的地方),因“四”与“死”谐音,所以才忌四。
我国香港忌谈“死”字,因而害怕“死字”,而这里的“四”与“死”也谐音,因此,对带数字“四”都非常忌讳,如门牌号就没有四号,车牌号的首尾都不愿出现四的字数。我国有的地方男子,有父母在,儿子是不能庆生的,但四十岁的生日却一定要做,因为做了四十的生日就意味破了“四”,会让人远离死亡,以后的日子好过,(电梯楼层数没有4字)事实上,不仅中国一些地方忌“四”,因受汉语的影响,我们的邻国也是因为“四”与“死”谐音而忌之。
韩国因朝鲜语中,“四”同汉字“死”发音相同,很是忌讳,楼房有四楼的,很少标明“四”字,有的用英文字母“F”代替。韩国最忌大医院见“四”字,因而医院就见不到四字,诸如此类,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四”的出现。包括其军队的番号和建制都没有四字,日本对“四”字也同样非常忌讳,四这个数字还影响到做生意。如,一件(盒)装有四数量的商品,在日本市场上是无人问津的,
(传统习俗差异)然而,我国有些地方,却认为“四”是一个吉利数字,如南方的一些地区,认为“四”代表一年四季,被说成是“四季发财”“四季平安”等,酒席上喝酒,三杯通大道,四杯四季发。因此,这里的“四”这个数字往往代表发财、平安之意,这些地方没有忌讳“四”的习俗,有的地方的父母特别喜欢排行第四的儿子,认为“老四”将来是最有出息的儿子。
据说这种说法是受清朝雍正的影响,雍正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当了皇帝,也有说老四是兄弟中最狡猾的人,反过来说就是最聪明的人,民间往往称老四为“四爷”,也就是比较厉害的人物。这里的“四”代表很有能力的人,(图中四字开头的春联有多幅)数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为赋予了神秘色彩,但因各地的习俗不同,数字被赋予的意思也不同。
如,有的地方认为“八”和“发”谐音,“八”等于“发”的好预兆,是一到十中最吉利数字,但有的地方,“八”和“败”是谐音,还有的地方“八”和“叭”谐音,“败”是败财和败家之意,而“叭”是枪声,“八”被认为是一到十中最凶险的数字。又比如,有的地方出门碰到送葬的队伍,认为是倒了大霉,而有的地方出门碰到送葬的队伍,欢喜得不得了,认为见到棺材有发财的运气,
2、为什么古代皇帝名字避讳,而国号不避讳呢?
一、古代的国号不避讳。在《公羊传·闵公元年》中有说明了避讳的对象:“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二、避讳的对象有四类:1、讳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2、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3、讳圣贤,主要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
文章TAG:避讳 为什么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