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定国四十一首》)这些远大的理想和博大的情怀注定了杜甫诗歌思想情感的丰富深刻。但杜甫一生颇不得志,穷到了连儿子都饿死了的地步,晚年漂泊西南更是陷入“老病有孤舟”的凄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是杜甫诗歌中沉郁顿挫的根源。我们还是一两首诗为例说明。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两首诗前四句都写景,第二联尤其格调高远,境界阔大。杜甫在自然的景致中总是寄托着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博大的情怀,可后面四句涉及到了社会人生的现实,这时一下变得低昂沉重,甚至无奈悲苦。
就像一个落魄到三餐难继的文人,正在慷慨激昂的谈天说地,老婆或者儿子过来问:晚饭吃什么?这时,文人痛苦地摇摇头,满脸愁容低声说:饮水疗饥吧!杜甫诗歌中的这种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极大张力正是他“沉郁顿挫”的具体表现。忠君爱国是儒家基本的政治道德,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君与民在儒家是用中庸来调和的一对矛盾关系。
在像安史之乱这样动荡的乱世,各种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情感的天平,一头是“君”,一头是“民”,杜甫不因“忠君”而丧失良知,无视人民的苦难,也不因“忧民”而背弃李氏王朝,这就使杜甫灵魂备受煎熬。杜甫在自己的诗中要把这种矛盾调和到恰到好处,也是他的诗歌因此而表现出了那种强烈的“沉郁顿挫”,《新安吏》、《新婚别》等乐府诗就是这样的代表之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什么意思?
这是曹操《神龟寿》诗里的两句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之。汉魏之际,曹操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观沧海》,从此诗坛开始把山水作为歌咏的主要对象,通过对山水的自然描绘寄托个人的理想抱负和思想感情。
《神龟寿》一诗动静结合,写了个人的政治理想与抱负。语言简捷生动,清新旷达,自然传神,流露出诗人春风得意举重若轻的胜利者心态。诗中景物和气势虚实相生,不仅真挚感人,而且气势磅礴、慷慨生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之。展现了大海吞吐般的雄伟气势和浩瀚景象,寄托了诗人与天齐高的壮志雄心和人生理想。
文章TAG:寿征 长寿 寿征是什么意思 住得好就能长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