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闺女是“招商银行”,生儿子是“建设银行”,意思也就是。回过头来再说那生6个女儿的夫妻,没少受别人各种白眼,讥讽,生六个大丫头片子,赔钱货,女儿两人一个班,24小时轮班伺候,村里一对夫妇一口气生了6个儿子,恰恰相反,只生女儿的家庭晚年大多都幸福。

1、大家对现在,生闺女,生儿子怎么看,还是那么传统吗?

大家对现在,生闺女,生儿子怎么看,还是那么传统吗

如今,关于生男生女的问题,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即:生闺女是“招商银行”,生儿子是“建设银行”,意思也就是:闺女成人后可以招财,儿子成人后却需要投资,一个是进钱一个是花钱,按人们正常的心里来说,当然是更喜欢进钱啦。此话虽说是人们的调侃之词,但从它的字里行间也不难看出,人们正从过去一边倒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中慢慢的解放了出来,向着“生男生女都一样”,甚至于也出现了不少家庭更看重女孩的现象,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大门不断的被打开,不甘寂寞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和物质水平,纷纷的走向了市场,涌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一现象导致了农村留守老人和城市空巢老人的出现。随着今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流动性也会越来越大,过去那种“四世同堂,靠儿养老”的生活方式,也会被彻底的打破,这就使得众多育龄青年,从为自己娶妻而花光积蓄,最终还只能留守或空巢在家的父辈身上,好像看到了未来自己的影子,

每每想到以后自己的儿子将来结婚的车、房、钱,就会不寒而栗,“生得起儿子,养不起儿子”己成为了不少家庭的烦心事;即使生下了儿子,想想儿子今后十有八九也会向自己一样,流动在各个城市之间,自身众多的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和家庭压力,己使其不堪重负,自己还想着靠儿养老己不太现实了,这也是现代的人们对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观念有所减弱的主要原因。

2、有人说“普通家庭,只生一个女儿,这样最好”你怎么看?

2、有人说“普通家庭,只生一个女儿,这样最好”你怎么看

现在讨论只生一个孩子的问题,可与生育倡导政策有些格格不入哟~,如果就事论事谈观点,我认为有人说的应是这样才正确:普通家庭,只生一胎,这样最好。因为1,怀孕生育的事谁也不能打包票:一胎只一个?是儿还是女?2,现在形势,生儿养女一个样,好多家庭,是儿是女一样养,孩子长大后成家立业男女双方组二合一,双方家长共帮共扶。

3、有人说“只生女儿的家庭,晚年大多不幸”你怎么看?

恰恰相反,只生女儿的家庭晚年大多都幸福,说说我身边的真实故事,两个家庭鲜明的对比,结局完全不同。村里一对夫妇一口气生了6个儿子,另一对夫妻一口气生了6个女儿。生6个儿子的笑话生6个女儿的,先说生6个儿子的,扬眉吐气,说话腰杆都硬。等这6个儿子长大了,要娶媳妇了,老两口再也没有了底气,六所房子,拿啥给盖,

好在那四个大儿子自己都划拉上媳妇,自己盖的房子。后来两个小儿子,也都娶了媳妇,住在父母的三间破房子里,每人一间半。老两口跟着两个小儿子轮流吃住,一替一个月,四个大的没得到老人财产,不用管老人。最后老头得了老年痴呆,走丢了,找了很长时间,找到时,已经死在离家几十里外的玉米地里,后来,两小儿子都盖了新房,搬到新房子里去了。

老太太照常轮流,轮到谁家就住在谁原来的破房子里,最后老太太九十多岁被车撞了,过世了。这就是生6个儿子的所谓“幸福”,回过头来再说那生6个女儿的夫妻,没少受别人各种白眼,讥讽,生六个大丫头片子,赔钱货。等到长大了,都岀嫁了,父母也不用准备房子,嫁妆,省心省力又省钱,反过来,父母用啥给买啥,想吃啥给买啥,年节就更不用说了。

老夫妻晚年,老太太得病,植物人,6个女儿两人一个班,24小时轮班伺候。照顾得干干净净,伺候二年,老太太春节前过世,紧接着老头又生病,六个女儿一天也没休息,接着轮班伺候老头,一直到现在,我的看法是,只生女儿的家庭,晚年会更幸福,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无论是只生儿子或者只生女儿的家庭,晚年的命运,幸与不幸,只能让事实说话。


文章TAG:生女儿怎么看  生女儿怎么看  生儿子怎么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