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的《易经》最早还包括了《连山》《归藏》共三部易书,其中的《连山》《归藏》早已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了,传统“四书五经”里的“五经”之一的《周易》之“易”是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经》据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故《周易》也叫《易经》。
1、《易经》的“易”字到底怎么理解?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把一些细节捋顺一下,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的《易经》最早还包括了《连山》《归藏》共三部易书,其中的《连山》《归藏》早已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了,传统“四书五经”里的“五经”之一的《周易》之“易”是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经》据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故《周易》也叫《易经》。
上面说的据传,老漁以为这个据传少了作者的肯定性,于是本次答题就简单多了,本次答题只是“易经的“易”到底是怎么理解”那就从“易”字做一个解释吧。从图片“易”字在古老的甲骨文演变过程中,我们最早的的“昜”字,上部为“日”,下部为神话传说“三足乌”的象形,三足乌是神话传说的太阳之灵,由此分析这个时候的“易”字是以“日”字的象形的圆○代表了满月之月,以太阳之灵的三足乌代表了太阳☀之日,与上面形似的月组成了最初之“易”,虽然传统的阴阳位置阳之上也,但在组成“易”字的词意里“易”字包括了互换的解释,
再说“易”的解释,易字的解释,除了象形外还包括了交换,更改,替代,整治,蔓延或通假字“移”的使用。易经主要通过先天八卦使用过程中的换位,移动,将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排列重组成不同的位置形成不同的内容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八卦变换更改,换位移动的过程里“易”字起到的所有作用是任何字不可替代的。
老漁以为“易经”之“易”应该来自于此,如同上面说到的满月与三足乌的组成的最初的“易”字,哈哈,这个时候的“易”字出现伊始便把人们“易”了一把。再说“周”字的解释,简单的说,“周”的解释除了姓氏外还有绕一圈或“周而复始”的重新之意,个人理解“周易”二字的结合,除了周文王之周的解释外,应该还有“周”字的使用内容,不过那都是专家学者的事了。
2、喜欢周易的都是些什么人?
命理学上有句话:学易之人须“命带华盖”,鲁迅先生有首诗名曰《自嘲》,头半句就写“运交华盖欲何求”,意思是交了不好的运我又能怎么办呢?华盖华盖是天文学中属于紫微垣的星官之一,共十六颗星,十六颗星连起来形似伞状,故此称之为华盖。华盖也是八字命理学中的一个神煞,在紫微斗数中,命带华盖则代表孤独、孤寂、超然、聪慧的性格,
鲁迅先生之所以写的诗里面把不好的运气称之为华盖,是因古书上说:“华盖星甲木,阳木,主孤高,有科名、文章、威仪,入命身宫,宜僧道不宜凡俗。”那么为什么说学易之人须“命带华盖”呢?且往下看,命带华盖为何孤独?华盖之所以称之为华盖,是因为他的形状似伞又似云。大家看电视剧可能了解,古代天子出行时后面总有人撑个黄罗伞,
那个伞就叫华盖,天子乘坐的那个车也叫华盖车。那位说,为什么古代天子出行时不管天气有没有太阳、有没有下雨都要有华盖?相传华盖是黄帝为了跟蚩尤作战而专门研制的宝器,此物金枝玉叶,与蚩尤作战时常有五色云气围绕在黄帝之上,可以说此物跟“七宝琉璃塔”似的有属性加持的功效。黄帝延制此宝的灵感,应该是来自天上如伞状的五色祥云,
五色祥云有吉祥之意,被称之为华盖,因而黄帝制作的此物也被称之为华盖。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西晋崔豹《古今注·舆服》既然华盖是黄帝所作,那后世天子为了效仿黄帝,才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华盖,或乘华盖车。因此华盖是皇权的象征,而皇帝一般都是孤独的。
文章TAG:周易里怎么说云字的 说云字 周易 易经 理解 周易里怎么说云字的 《易经》的易字到底怎么理解